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汉服”运动:在误解中谨慎地快乐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11:59 南京报业网

  【周末报道】本报记者:周益 特约记者:罗一冬据成都《天府早报》报道,9月18日下午,来自四川省各地的11位网友身着古代汉服,来到成都人民公园内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祭奠。这些网友称,他们这样的穿着是为了表达他们对我国传统服饰的爱好和兴趣。实际上,9月18日,适逢我国传统节日的中秋节,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都出现了这样打扮的网友,他们聚在一起祭奠凭吊古人先烈,引来众多路人和游客的围观。在成都参与祭奠保路运动的一个网友告诉记者,自从明朝在360年前的“甲申年”灭亡后,“汉服”就绝迹
于神州大地。他们此次穿上汉服祭祀英雄,就是想借助汉族衣冠文化这一特殊的美的形式,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有报道对他们的行为评价说,在到处充斥着西方文化的工业时代,他们产生了复兴自己民族文化的冲动,而“汉服”只不过是一个载体或者一种寄托。有人乐观地认为,这种明代灭亡前汉族人的传统服装,正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悄然复兴。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穿起汉服,走上街头,共同召唤那曾经辉煌的传统。但是,正如“汉服”倡导者“鸿鹄”所说:“我们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当然是伴随着快乐和痛苦的。”这群善良的人的纯朴的理想并没有完全被周围所理解,更多的还是误解和打击。

  被误会“日本人”“韩国人”

  对于汉服,网友“记祖虑今”最初的印象就是电视连续剧中的“古装”造型。“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电视里飘逸潇洒的‘古装’(那个时候确实认为是‘古装’)。”“记祖虑今”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成为“汉服“迷的原因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不知道算不算天性,反正就是喜欢啦。”如今,“记祖虑今”制作的汉服已经在网友中小有名气,她告诉记者,自从在网上遇到热衷于汉服的一群人后“大长见识”,她觉得就是因为汉服,自己才“有机会接触到那么多中国经典文化”。所以,2003年她“一时激动”,做了自己第一套汉服。但她也承认,这衣服当时没公开穿过。真正的突破是在2004年年底,一个朋友邀请“记祖虑今”到上海大剧院看《剧院魅影》。她对记者说:“那么隆重的场合怎么能随随便便呢?当时不假思索就决定穿汉服去了。”从家里穿了汉服出来以后,“记祖虑今”先坐公交车,跑到一家麦当劳和朋友会合,然后才去剧院。“记祖虑今”告诉记者,那天她一路走去,边上的路人有的惊讶、有的好奇,甚至还有人把她当作了“日本人”“韩国人”,“不过,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确实好看”。“记祖虑今”告诉记者,除了在网上有一批志同道合者以外,身边的人也挺支持她,就算是父母,也只是开始觉得她“标新立异”,后来也“觉得挺好”。

  研究汉服成未来事业

  和“记祖虑今”一样,重庆女孩张梦同样对“汉服”本身非常感兴趣。她是一名历史专业的大四学生,对先秦、“汉服”和考古等方面有很大兴趣。“我没直接参加过圈子里的活动,自己目前也只有一套‘汉服’,但是我一直都在关注、研究汉服。和其他‘汉服’提倡者相比,我只是一个观察者和研究者。”说这番话时,张梦刚刚结束一趟七天的中原寻古之行返回重庆的家中,了解汉族服饰的发展历史正是此行的重要内容。七天里,她循着西安、洛阳、宝鸡、成都的历史遗迹,白天参观、记录,晚上乘火车赶路。在洛阳博物馆,装备落后,没有数码相机的她足足站了5个小时,把馆内五个展厅有关服饰的内容挨个记录、摹画了下来。“当时不觉得累,抄完了以后才觉得脚痛得发麻。但这是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再怎么样都觉得很愉快。”现在,她已经有30多本关于汉服等文物资料和画像的笔记。在周公庙,本想目睹早期的周公塑像的她很失望,“那基本上都是现代的塑像和纪念碑,所幸找到了一座有价值的文物塑像,明代的伯禽像,被藏在壁龛里,砍去了双手。我摹画的时候,发现由于保管不善,他的衣服已经漫漶不清了,我是凭经验去找服饰配件,描摹花纹的。”张梦说,人们对汉服的理解普遍有歧义,它不是简单的古装,而是汉民族的民族服饰。提倡汉服并非让人们日常穿着,而是在节日庆典、重大仪式上让中国人有华夏民族自己的衣服穿。毕业后,她打算继续读研究生,研究她热爱的先秦文化,而“汉服”自然会成为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

  尴尬遭遇:被歪曲成“寿衣”

  与“记祖虑今”以及张梦的快乐相比,河南丁晓棠的遭遇可谓惨不忍睹。2004年10月5日,包括丁晓棠在内的30多名青年,齐聚北京袁崇焕墓前,进行祭祀活动。当天,丁晓棠和好友共8人身着古装到王府井游览购物。次日,《京华时报》以《汉服集会》为题刊发摄影报道,称:“昨晚,8名儒生打扮的青年出现在王府井大街……这次身穿‘汉服’走向王府井,他们希望能够唤醒大家对汉民族特色服装‘汉服’的记忆。”然而,令丁晓棠和朋友非常气愤的是,10月6日晚,他们竟然在一些国内网站的论坛上看到另一条被伪造的虚假报道,标题为《寿衣上街?改革开放多年,封建迷信上街》,上写:“昨晚,8名寿衣打扮的青年惊现在京城闹市王府井……这次身穿寿衣走上王府井,他们希望能够为恢复传统的殡葬业做出贡献。”丁晓棠说,他们通过该虚假报道的链接,发现该图片由“北京新索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上传,“可以断定是该公司或公司内部员工的行为”。2004年12月7日,丁晓棠将新索数码科技告上了法庭。她告诉记者,出于对传统服装的喜爱,她和朋友在节日期间穿着古装游览购物,而北京新索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办的网站歪曲事实,使自己和家人受到极大的精神伤害,请求法院判令该公司赔礼道歉并恢复名誉。不过,由于已过举证期,她提出的10万元精神损失费未得到法庭支持。

  执著的宣传者

  王乐天虽然没有被人如此侮辱,但他本人认为,把“汉服”说成日本和服更让人痛心!王乐天是郑州电力系统的一名普通工人。2003年11月23日,王乐天第一次穿上汉服走上郑州街头,这件汉服是依据电视剧《大汉天子》中李勇(原型李陵)服装的样式仿制的,然而随后的遭遇让他终身难忘。“在行人的眼睛里,我就是一个出土文物,一个怪物。有一个路边小店的店员说,快来看,日本人来了。还有很多小孩对我说八格牙路!我就怒目而视,没有解释,小孩子懂什么啊。我走过去对那店员说,我是中国人,不是日本人!在街上,没有一个人说我是中国人,这是最大的悲哀!”他既为自己穿“汉服”的第一次公众亮相激动,也为很多中国人对自己传统的遗忘感到悲凉。特立独行的行为虽然饱受误解和嘲笑,王乐天依然坚定,他上下班都穿汉服。“穿汉服和穿普通服装的自我感觉当然不一样,这个衣服是我们华夏原生的,怎么能一样呢?穿汉服时坐姿走姿都要端起来,能感受到一个汉族人的尊严!”为了能避免王乐天、丁晓棠等人的遭遇,宋豫人等人开始游走街头,宣传汉服。2005年9月16日,宋豫人来到了上海,他主要是为了与上海的几个汉服爱好者见个面。当晚,他们身着汉服在上海街头结伴而行,跟路人大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老宋得意地说:“连那老外也羡慕地聆听着咱汉家的文明!”快50岁的宋豫人原是河南平顶山市外事办的一名干部,业余时间酷爱研究传统文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上了汉网,当时他也没觉得倡导汉服有什么特殊,后来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给他的触动很大。“一批比利时外宾在我们那儿住了很久,开诚布公地告诉我,他们最反感我们平时无论什么样的场合,都穿西装打领带。他们说,西装本是礼服,你们无论收破烂还是干重体力活的都穿,实在不合适,既然是礼仪之邦,怎么穿我们的礼服干这些事?我就想,汉族已经把礼仪之邦的传统丢光了,难道我们自己的民族没有服装吗?!”老宋从副县级的职位上退下来,有1300多元的退休金。他在郑州一所高校附近租了房子,租金100多块,吃饭在学校的食堂,一月要300多块。剩下的都投入到宣传汉服上。这样的生活他没觉得苦,他说:“箪食瓢饮就足够了,一个人欲望再多,也就能睡一个床。”今年五一期间,老宋在郑州城隍庙做了为期十天的“汉服展示”、“比文招亲”的宣传活动,传统典雅的娱乐活动吸引了普通市民们的目光,也让他们了解了汉服和汉礼的基本知识。老宋说,他希望人们能通过汉服找回“华”字,通过汉礼找回“夏”字,再通过“读经”和“知耻”教育找回华夏民族的内在文明。老宋说,自己已经攒了20套汉服,每天从早到晚就穿汉服,感觉和其他人穿现代装没什么两样。在宣传汉服的时候,他又将这些衣服无偿提供给人们免费试穿,还可以摄影留念。这种做法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喜欢,不过也有一些人抱着一种猎奇心理。“有一天我去网吧时,有几个年轻人说:你老先生是郑州最时髦的人了。”谈及此事,老宋无奈一笑。10月,南京20岁的会员叮叮准备组织长三角各地的会员一起举行成人礼,仪式的地点在夫子庙。届时,他们将穿上汉服,在一整套传统礼仪和鼓乐中体会作为中国人的生命感觉。

  羡慕其他有代表衣裳的民族

  “几乎所有‘汉服’实践者都是理想主义者。”网名李理,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任职的李敏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自己以及自己的伙伴们。曾经在媒体供职的李敏辉被很多倡导复兴“汉服”的人称为“先行者,而在他们交流的平台——汉网上,李敏辉还是管理员,并且是汉网的新闻发言人。在现代汉语辞典里,并没有汉服这个称谓。汉服其实是网友们的民间定义,即“汉民族的民族服装”的简称。主要是指服装具备明末以前汉族人穿着特色,比如大襟、交领(即领子外形看起来如字母“y”)、右衽、束带(不用纽扣)。而汉服类属为什么到明末截止,网友“天涯在小楼”谨慎地解释道:“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但是360年前,满清统治者制定的‘剃发易服’的政策,生生斩断了这美丽的文明——汉服的消亡并不是自然淘汰。”她认为这是一段历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隐喻,也不愿被别有用心的人划入民族分裂主义,只是遗憾旗装马褂并非传统的中国汉族冠冕服饰,而“汉服”文化传统的湮没悄无声息。很多汉服爱好者羡慕的是,少数民族还能穿美丽的民族衣裳,在国外,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一眼就能够通过服饰认出来,他们却不知道属于自己的汉民族服装是什么,为此很没有文化归属感。在日本留学的网友jipin说:“与其它民族一样,我们也希望在传统节日有我们的传统服装这个符号来表现我们民族的自豪感,而不是现在这样,用西服来代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表示,汉民族也需要有自己的汉服来表达自己。他说:“在雅典奥运会上许多国家就以自己的民族服装出场,中国队的西装曾使海外华人失落和尴尬。”对于那些年轻人所热衷的“汉服”复兴,顾晓鸣认为这是青年人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认同,身份辨异。而服装是人的第二张皮肤,人类服装系统介于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之间,通过服装系统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这是一件好事。”顾晓鸣说,“现在的年青人比较敏感,这是他们一种心理内在的渴望,是对过度洋化和盲目追赶西方时尚倾向的一种文化的反拨。他们在寻找汉服,寻找中国式的东西,贴近人性、自然的东西,寻找失落的自我和身份。”(编辑 小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