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意境与物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09:12 南方日报

  城市建筑美学

  谭元亨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模式,甚至,一种语言就是一个世界,年轻时读维特根斯坦的这些“语录”,印象颇为深刻。其时,也尝试作过一些翻译,好几百万字,对此也有所感悟
。不妨举一些大家熟知的范例。例如bank,在英文来说,它是银行,亦是堤岸,而在中文中,银行与堤岸,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在这里,英文的逻辑思维的模式显而易见,因为无论是银行,还是堤岸,逻辑上都在用于储存、调剂;而以形象思维模式为主导的中文,对此就不好表述,合二为一了。而我,则是在香港人用“水浸银行”一语时,才恍然大悟。这个词,如用英文表述,其双关意味当精彩得多,而中文则无法完全表达出来。同样,magazine ,在英文中是杂志、机关枪的意思,逻辑上相通,都是收藏用,杂志有栏目,机关枪有弹仓。可在中文中,一个是文的,一个是武的;一个是书状,另一个则是武器状,两者绝对不可能相通。这便是由于语言的思维模式不同造成了阻隔。我也曾经感叹过,翻译中找到一个相应贴切的用词,无异于发现一个新大陆。

  似乎是扯远了,其实,在建筑语言上,尤其是审美系统上的用语,有时,你也同样会感到无奈,似乎很难加以沟通。最近,我在写一部十三行后人的长篇小说中,写到一位年轻建筑师的感慨,正是涉及到这种建筑语言上的隔膜,不妨将这组对话照录下来:

  甲:这山、这水、这天、这一叶小舟,令我忽地领悟,古人为什么追求这样一种意境,中国的山水画,为何有那么大的留白,让人遐想……

  乙:是呀,意境这个词,西方人不能理解,到了他们手上,就捏巴捏巴成了“意象”,译成“意象”,还让我们煞费了苦心,其实,image就是印象、影象,很直接的,这也是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不同,两种文化的审美观念不同,有时,同外国建筑师交流,就深入不下去。

  甲:你颇有点玄想。

  乙:我是这么认为的,中国人讲意境,讲的是总体,是我们面对的一切,就像我们此时此地一样。所以,中国建筑,讲群体,讲环境,山川草木,甚至日月星辰,综合所有的因素,才能体会出意境来。

  而西方人,他们大都讲个体,讲单个建筑,单一的造型,不大顾及与周遭环境是否协调。或者说,愈突兀,愈破坏与周遭环境的协调,便愈能表现其个性。所以,极而言之,讲具象、影象以及意象,他们可以讲得很精彩,却很难讲意境,在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建筑语言面前,他们几乎无法进入。

  这里只能摘录几百字,不可以太长,否则,有偷懒之嫌。其实,讲意境还是讲意象,说到底,则是强调自然美还是过分重于人工的差别,东方追求天人合一,这是意境说的基准,而西方一直追求“人是万物的尺度”,自然讲的是印象、意象了,这也许同样是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的差别。

  一个建筑群,尤其是园林,无论大小,也不管内外的景物多少(借景亦在内),四时节气之变化、晴雨雪雾,亦即大气候与小气候的变迁,其所在的区域环境与它内在的整体构思,各个景点、景致或景观的相应独立与在总体上的交互呼应,这都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与我们的审美观念分不开,我想,这正是“意境”一词对我们建筑观念产生的作用。

  空间的灵动,时间的非确定性,这些,都是意境说能够在中国建筑师心中成为艺术永久魅力追求的一个动力,它当跨越时空,更跨越一个又一个的具象,也跨越人的心灵……这是我们独有的创造。

  当然,话说回来,意境与具象,犹如整体与局部,抽象与具体、婉约与直白等等一样,也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它们也可能会互补,相洽,创造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关键在我们怎么理解、怎么运用……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