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举:重庆人称进城务工农民为“棒棒”是歧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0:18 桂龙新闻网 | |||||||||
王鸿举:无论从政治上讲,从道义上讲,还是从经济发展上讲,从社会进步上讲,从维护和谐稳定上讲,我们对农民工都要真情关心,真心接纳,真诚服务。这是历史发展阶段中必然会碰到的问题,谁先认识、谁抓得紧、谁看得重,谁就主动。进城务工农民在城里干的是最苦、最累、最险、最脏的活,可工资却最低。不少重庆人爱把做散工的进城务工农民称为棒棒,严格地说,这就是一种歧视。我呼吁,全市人民可以就此搞一个讨论,把农民工当作自己的亲兄弟,给他们一个合适的、亲切的新称呼
现在农村有三大现象引人注目:第一,非农忙季节基本上看不到青壮年,不管是男还是女;第二,砖混结构的房屋越来越多,修房的钱基本上都是进城务工农民打工带回来的;第三,农民的生活习惯正迅速与城里人接近。这三个现象引人关注,它表明当今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高度关心和重视农民工问题。农民进城务工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改善功不可没。专家测算,一个农民工平均一年给城市创造的价值在2.5万元左右,而他们平均一年的薪酬才8000元,剩余的1.7万元都留给了城市。农民工贡献如此之大,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 相比之下,我们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服务和管理还很薄弱。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安全保障程度低,劳动就业、工资劳保等基本权利难以保障。他们技能素质低,参加过专业培训的只占10%到15%,明显制约着就业和收入提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城市里有心理落差,他们的心很累。 重庆市目前每年有60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同时每年新增40万进城农民工,他们在城里干的是最苦、最累、最险、最脏的活,可工资却最低。一份问卷调查表明,有92%的农民工受过城里人的歧视,有的市民在菜市场买完菜让农民工担回家,本来讲好5元钱,到了家就只给两元钱,农民工只能干瞪眼。不少重庆人爱把做散工的进城务工农民称为“棒棒”,严格地说,这就是一种歧视。在此,我呼吁,全市人民可以就此搞一个讨论,把农民工当作自己的亲兄弟,给他们一个合适的、亲切的新称呼。 无论从政治上讲,从道义上讲,还是从经济发展上讲,从社会进步上讲,从维护和谐稳定上讲,我们对农民工都要真情关心,真心接纳,真诚服务。爱是一种力量。我们要用爱,让农民工在城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这是历史发展阶段中必然会碰到的问题,谁先认识、谁抓得紧、谁看得重,谁就主动。 ———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9月14日在全市进城务工农民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说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2日 第十版) 来源: 人民网 选稿:梁凯昌 作者:崔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