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爱独居老人③平安钟若收费老人家不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4:53 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州出招试解独居老人“照应问题”

  本报讯记者王雷、彭锋、余颖,实习生刘小玲报道:本报“关爱独居老人”系列报道引起各界关注。不少市民来电反映,独居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安全,由于无人照顾,老人发生意外难以及时抢救;建立面向独居老人的应急救助网络,已成为广州当务之急。

  “平安钟”终须民营化

  据悉,目前,一种名为“星光平安钟”的服务正在东山区试点,老人在家突发疾病、遭遇险情,只需按动家中的“平安钟”,就可与社区服务中心联系,得到紧急救助。昨天,记者在该项目“呼援服务中心”看到,中心正在安装电脑、布线。到12月12日,至少有100位老人将享受到“平安钟”服务。这意味着广州独居老人的“支持监护网络”建设又迈进一大步。但记者发现,“平安钟”要真正在全市铺开,还有不少“门槛”。此次东山区“平安钟”服务是由政府提供100万元前期资金启动的。而广州市民政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只是投钱来开好这个头,今后要维持下去,发展趋势还是民营化。”市政协委员林高潮建议,政府应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对经营企业给予税收、贷款等扶持。“平安钟”服务采用个人按月交费的方式,其中“三无”孤老、百岁老人、烈军属和优抚对象等七类老人由政府“埋单”,其他有经济能力的老人须自行购买服务。虽然具体的收费标准尚在商讨中,但每个月几十元的服务费,可能会让一些老人觉得困难。据了解,在上海,第一年由政府出资购买“平安钟”服务的老人,当第二年变成自行“埋单”时,购买人数下降了20%多。由此看来,只有提供实用、丰富、廉价的服务,才能吸引老人自掏腰包。

  照看老人有“责任制”

  除了“平安钟”,广州还在进行多层次探索。近日,记者在沙面街采访获悉,该街的鹅潭社区去年就为孤寡独居老人安装了“平安铃”,逢源街也推出了类似的社区老人救助呼叫系统。沙面街还为老人发放“平安卡”和“平安袋”,里面详细记录老人的姓名、住址、病史及联系方式等。当然,“平安铃”、“平安袋”也有尚待完善之处,比如周转次数多,信息容易延迟,从而影响有效救助等。采访中,不少市民都提出,亟需建立“独居老人探访联络关照”制度,对独居老人定时探视。荔湾区已提出建立特殊老人探访责任制,两个工作人员负责一个孤寡老人。但仅靠居委会干部是远不够的,还应发动社会力量,动员邻居、民警、党员、青年志愿者等,合力建立“探访网络”,实行“一助一”或“一对几”的责任制,对重点独居老人,甚至每天探视,或上午、下午各一次电话问候。(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