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川省发展民族地区教育述评:播撒希望的种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4:18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尹晓华 没有民族地区的“普九”,就没有四川的“普九”;没有四川的“普九”,就没有全国的“普九”。正是基于此认识,2000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到2007年,民族地区整体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到2010年所有县完成“两基”。

  以“两基”攻坚为重点,我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呈现
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两基”攻坚战正酣

  到过

九寨沟县的人,都会对这里的学校留下深刻印象:坚固宽敞的教室、设施齐全的运动场地、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和布局合理的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点,处处实施“两基”工程取得的可喜成绩。县教育局长许德禄介绍,全县已顺利通过“两基”评估验收,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毕业率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4.69%,毕业率99.63%;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99.36%。

  去年,省委、省政府在2004年度《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除每年筹集3亿元资金外,中央分配给我省6亿元“普九”攻坚专项资金,将全部用于民族地区未实现“普九”的37个县,力争2007年在民族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年,共有1151名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到民族地区支教,内地累计为民族地区送去价值532万元的资金和物资。

  资金、物资、人员等方面的大力援助,使我省民族地区“两基”攻坚步伐更加坚定有力。近4年来,先后有14个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0个县普及小学教育,13个县扫除青壮年文盲;阿坝和凉山两州全面完成“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从17.3%提高到47.57%。

  寄宿制消灭入学空白点

  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大小凉山,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学生入学和巩固的客观条件极差。办好寄宿制学校,是我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重要措施。《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在2010年前,全省要新建和改扩建寄宿制学校800所,寄宿制中小学生达到30万人。到2004年的4年间,我省投入8.12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144所;投入7800万元为寄宿制学校购置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料、建设远程教育网络;投入2.4亿元为18.9万名寄宿制学生发放生活补助;投入1300万元为250多所学校办起规范的小农牧场……

  今年,我省投入资金5亿元,改扩建中小学项目430个,完善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将新增寄宿制学生2.6万人,使寄宿制在校生总人数达到25万人以上。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实施。寄宿制学校的大面积建设,解决了农牧民子女入学难、寄宿难的问题,消灭了边远农牧区的入学空白点,大大提升了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

  “两免一补”惠泽贫困学子

  今年秋季开学时,马边彝族自治县大院子中学贫困学生马赫妞妞不再像往年那样为学费发愁。作为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受益者,她不仅不需要缴纳学费、教科书费,每月还可领取生活补助。像马赫妞妞一样,乐山市共有5.6万名贫困学生不同程度地享受“两免一补”。

  “两免一补”是我省关心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又一项重要政策。年初,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今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实施方案。上半年,全省共有222.4万名贫困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占全省农村中小学生总数的30%。同时,在36个国定贫困县97.7万贫困生全部免除杂费基础上,增加非国定贫困县免杂费56.2万人,并计划逐年增加。到2007年,全省所有享受免教科书费的贫困学生都将免除杂费,广大群众对“两免一补”政策赞不绝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