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七台河煤炭企业“才”源告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7:03 黑龙江日报

  两组数字显示:技术人员缺口极大

  下面有两组数字。

  一组数字是:七台河市在经过一次关井压产和两次整顿之后,通过验收的361处矿井单井生产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原煤产量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增加。

  另一组数字:七台河市地方煤炭企业目前从业人员达到26000多人,但采矿、通风、机电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为550人,大约占从业人数的2%%。平均每个矿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仅为1.6人。

  两组数字显示,七台河市原煤生产近年来呈现出喜人景象,连续两年突破2100万吨大关。面对这一骄人业绩,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专业技术人员后续力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该市煤矿安全生产的瓶颈。

  专业技术人才日渐短缺,是煤矿不需要,还是另有原因?经过调查采访,结论是:这些年,不是分不来、就是留不住煤矿专业大学生。

  七台河吉祥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一家较有规模的煤炭生产企业,有四对生产井口,年产原煤30万吨,员工近800人,但是煤炭专业技术人员却仅有10人,仅占1%%左右。该公司技术人员最匮乏期是2004年年初———一些有学历、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考取了区、市煤炭部门的公务员,导致4个井口没有技术人员,生产一度陷入困境。

  吉祥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文礼说,该公司五年没有接收到煤炭专业毕业的大专毕业生了。大学生根本就不愿到煤炭企业来工作。

  根据《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决定》规定,年产3万吨及以下煤矿至少配备3名安全管理人员;年产3万吨以上矿井必须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按从业人员3%的比例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要配齐通风、防尘、防火等专业人员。

  而在七台河,人才匮乏尤为突出,不仅这个标准达不到,地方煤矿安全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不及我省要求最低需求量的一半。

  人才结构“倒金字塔”:制约安全生产瓶颈

  目前,七台河地方煤炭企业人才结构出现了倒金字塔现象:上面的领导既是院校出身,又有一线经验,而一线的技术人员缺少。这样,就给煤矿安全生产无形中埋下了隐患———层层下发的指导文件说得对路,但到了一线采煤面上,却少有人看得懂施工方案了。

  技术员出身、如今已是安全矿长的刘文东,已经在煤矿工作了10余年。刘文东回忆起多年前的一幕,至今冷汗直流。1999年,当时还是技术员的他和20多名工友乘车来到井下,刘文东下车后感觉到风流不对,就让20多个人停了下来,一些工友认为没什么事坚持要到采掘一线,被刘文东坚决阻止。刘文东随后向矿长进行了汇报,并带领一个工友步行到采区查看情况,发现是采煤工作面冒顶。由于发现及时,避免了一起伤亡事故。刘文东说,矿山生产,安全为天。每一名技术人员必须像一颗颗镙丝钉坚守在生产的第一线,发现问题及时化解。

  回顾七台河市近年来发生的煤矿事故,坤达煤炭有限公司清华煤矿生产矿长杨克培告诉记者,除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外,没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的科学操作和管理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技术人员的设计,没有技术人员制订的各项措施,煤矿就生产不了。而在危急关头,有技术人员在现场即可化险为夷,然而对于风险与利润并存的矿山来讲,企业日常生产更需要技术人员来指点迷津。杨克培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去年,清华煤矿在矿井改扩建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没有及时到位,无法摸清井下的地质构造,掘进工作面被迫停了下来。最后用高薪聘请了一位从七煤集团公司退休的老工程师到矿上来,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技术力量不足,新设备、新技术就难以推广应用。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家很有规模的煤炭企业为了提高产量,准备开采一座新矿井,但未能实现。原因是,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连现有的生产都难以维系,根本抽调不出人手为新矿井配置技术人员。

  人才培养亮红灯:煤炭院校大都改旗易帜

  吉祥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文礼在解释人才匮乏的成因时说,前几年煤价低,企业亏损严重,拖欠职工工资时有发生,技术人员转行流失很多,而煤矿招不来新的技术人才作补充。

  据介绍,煤矿工作险、脏、累,工资远低于电力、石油等其它能源行业,因此,院校生源严重不足。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中除了中国矿业大学还保留原校名外,其他与煤炭相关的院校都已改旗易帜。比如说,采煤专业变成了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否则就招不来学生。由此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从事煤矿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少。而一些从煤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回到当地后,出于个人发展和待遇等方面的考虑,也纷纷考取公务员或去南方谋职。2004年,吉祥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由于技术人员离开企业另谋高就,吉祥公司二井在掘进上失去方向,找不到煤层了,致使公司二井在勘探时陷入了困境。直到从淮北矿务局聘请的助理工程师王国强等新的技术人员到位后,问题才迎刃而解。

  据了解,像吉祥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井遇到的人才亮起红灯现象在地方煤矿中已非常普遍,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煤炭产业发展的“拦路虎”。由于技术人员的短缺,地方煤矿于是就出现了几个矿井共用一名技术人员的现象,而一些企业为了保证生产,也挖起了国有企业的“墙角”,用高薪来吸引技术人员,更加剧了人才竞争的局面。

  填补人才缺口:本地化培养成当务之急

  近几年,随着煤炭形势的好转,一些地方煤矿为了矿井的发展,利用高薪、给住房等方式从国有煤矿挖走了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可是人才招来了,问题也出现了。一是聘来的技术人员由于他不是本矿的职工,工作不稳定,哪个单位钱给的多就去哪个单位,一旦单位钱给的少了,可能就要走人了,职工队伍的不稳定,导致了安全形势的不稳定。

  为了弥补技术人才短缺现状,七台河市出台了一系列扭转人才短缺局面的具体措施,培养“土专家”成为当务之急。具体的做法是,把优秀的矿工和基层的管理人员送出去,与市职业技术培训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定向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毕业后直接到企业担任技术员职务。

  但是现在来看,各企业求才若渴,这样的做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满足不了煤炭企业发展的现时需要。在煤矿工作20多年的杨克培工程师认为,七台河市的技术人员短缺、流失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技术人员已经出现断层,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这种局面,否则10年后煤炭企业将无法生产。勃利县第二煤矿副矿长、工程师于发金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他非常希望今后煤矿有更多的技术人员、大学生、中专生、专业人员从事煤矿工作,为煤炭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令人可喜的是,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对煤炭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七台河职业学院。据了解,七台河职业学院开设了采煤技术、通风与安全、会计等13个专业。近日,七台河职业学院首届大学新生已经开始陆续到校报到。该校不但可以为煤炭企业输送更多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而且将有效缓解煤炭企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使煤炭企业发展步入持续稳定的快车道。

  绝非个案

  七台河作为地方煤矿,人才短缺严重,但这绝非个案。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煤矿安全技术工作会上,全国煤矿专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问题,这是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作为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行业,煤矿行业对瓦斯检测、安全管理以及对下井工人培训,都需要技术支撑。而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人才匮乏不仅仅会影响到生产与GDP的后继无力,更有关安全与生命的保障。

  从全国煤矿技术人才“热”需求与煤矿专业培养人才“冷”萎缩的现状看,地方煤矿要想留住人才,除了人心留住之外,不要指望“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应该更加注重在人才自救上下大功夫。抓好目前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比如说让员工带薪读书等等;也不妨发扬一下传帮带的老传统,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本地人才。同时,企业也要在吸引人才方面推出切实的优惠政策,比如,给予一定数额的安家费吸引大学生落户等等。不妨把它当作一个“子孙工程”,长期而渐进地积蓄人才。

  目前,国家教育部和

财政部正在着手设立煤炭类本科专业定向助学金,鼓励学生报考与煤矿相关的专业,并通过一定的程序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到煤矿工作。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也需要一个激励人才机制。这无疑是一条好消息。(黑龙江日报)

  作者:吕天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