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石窟中的秘密-贺兰山西夏考古重大发现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9:09 宁夏日报

  昨天本报报道贺兰山石窟中意外发现大量西夏文献的消息在区内外顿时引起了轰动。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学专家孙昌盛坦言:“此次发现非常意外,收获着实不小!”

  出土西夏文献的石窟位于贺兰山东麓一条山沟内,9月21日记者与考古工作者一起乘车进入贺兰山,在碎石密布、沟壑纵横的山沟里颠簸了约10公里,才抵达山嘴沟石窟所在的陡坡下。爬到石窟大约还需20分钟,途中要艰难翻越四五米高的硕大岩石,随时要提防滑落
山崖。一次随访,记者感受到了文物考古工作的艰辛。

  此次意外发现有两方面原因。山嘴沟石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文物普查中就已发现,石窟内没有佛像,但有明代、清代、民国时期游人的题字,人为破坏迹象较明显。考古人员判断,这个石窟最晚在明代就已废弃,考古价值并不大。限于当时科研条件,考古人员对石窟壁画进行了初步调查后就离开了。没想到,大量西夏文献躲过了古人今人的袭扰。今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文物考古所开始对西夏寺院遗址进行考察。开始,考古人员只是冲着山嘴沟石窟壁画来的,没想到在2号窟前的北壁搭梯子时,意外发现浮土中有纸片,研究人员放下“主业”,竟在土中刨出了珍贵的西夏文献。

  与以往出土的西夏文献相比,此次发现的数百页(片)文献虽然留存近千年,但保存状况良好,拂去表面尘土,字迹清晰可辨,纸张的纤维密度高,较少出现毛边。为什么会这样呢?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说,壁画及岩层脱落后,文献坠入地表,恰好石窟修建时向山体内侧凹陷,石窟门前土层淋不到雨雪,长年累月干土变成浮土,被覆盖的文献得以保存。

  专家介绍说,此次出土的文献有印本也有写本,有楷书、行书也有草书。其装帧形式有蝴蝶装、卷子装和经折装,其纸质有麻纸也有棉纸。从残存的西夏文佛经封签看,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花经》和《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等。另外还发现了少量唐卡残片、丝织品和钱币等文物。

  再说山嘴沟石窟壁画。山嘴沟现存西夏石窟5眼,均面西南,分上下两层。上层有3眼,距沟底近70米,均利用自然岩缝或岩洞略加修整,形制很不规整,内容有讲经图、上师像、释迦牟尼说法图、伏虎罗汉、八臂尊胜佛母图以及其他菩萨等。下层有2眼,开凿在距沟底20米的断崖上,为人工开凿的洞窟,无壁画。过去,西夏壁画主要集中在甘肃的河西地区,如安西榆林窟、敦煌莫高窟等,山嘴沟石窟壁画填补了西夏都城兴庆府附近没有发现石窟壁画的空白。

  西夏国之所以被称为神秘的王朝,是因为其留存下来的文物和文献史料非常少。1907年和1914年,外国探险家在黑水城(今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境内)发现了极其珍贵丰富的西夏文献,正因为有了这些资料,西夏学研究才得以起步。遗憾的是,此后,中国境内很少发现西夏文献,1991年,贺兰山拜寺沟西夏双塔被犯罪分子炸毁后,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了大量西夏文献,轰动一时。事隔14年,贺兰山山嘴沟石窟再次发现西夏文献自然令人振奋。目前,研究人员正准备对出土文献进行研究,以确定此次发现的学术价值。雍斌文/图

  精美的石窟壁画新闻来源:新消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