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敦煌生态危机有楼兰第二之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9:37 中国环境报

  “月牙泉的水深不到1米了!”

  忆起儿时站在鸣沙山上,看着满眼泉水不敢往下跑的情形,生于敦煌、长于敦煌,之后在敦煌水利部门工作的朱建明,忧虑大于怀旧。

  资料显示: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月牙泉水域面积22亩,最大水深7.5米,至1998年,水
域面积仅存6亩,后经淘泉清淤、回灌治理,目前水域面积8.5亩,水深不足1米。朱建明认为,如果不引水补给,不出1年,月牙泉便会消失。

  朱建明说,“问题的严重性不单单在于月牙泉水位的下降。月牙泉只是敦煌生态变迁的一个预警器。”

  有专家指出:“如果敦煌的生态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敦煌将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

  支撑这一说法的,是现实生态环境的变迁:同时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党河共同滋养着敦煌西北大面积的湿地植被,构成敦煌天然的绿色屏障。但由于大气环境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党河来水减少,造成党河资源性缺水断流。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疏勒河。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疏勒河上游两座大型水库的上马,使得疏勒河在敦煌境内长达300公里的河道断流。随着两条河流的相继断流,敦煌境内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严重不足,敦煌人开始打井取水用于农业灌溉和城乡人畜饮水,每年开采地下水超过4000万立方米。过量开采地下水,其结果是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据观测,1992~2001年,敦煌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以0.43米的速度下降,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米。

  “正因为地表水相继断流,地下水超量开采,水资源涵养不足,敦煌已经成为一个严重资源型缺水的区域。”敦煌市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张斌说,这是18万敦煌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他介绍说,与水资源短缺相伴相生的是敦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目前,敦煌全市天然林仅存130多万亩,较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40%;胡杨林仅存14万亩,减少67%;可利用草场减少77%,且现存草场不同程度地存在沙化和盐碱化的现象。湿地平均每年以两万亩的速度在消失。绿洲内的1万余亩咸水湖和1000余亩淡水湖80%已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土地沙化面积每年以两万亩的速度增加,沙漠向绿洲逼进了3~4米,大风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加剧。

  为此,敦煌市市委、市政府在最近呈报的一份材料上大声疾呼:“敦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敦煌的可持续发展,如不尽快解决,敦煌将面临沙进人退、生态失衡的严重后果,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楼兰古国。”

  同时,敦煌市明确提出,以水资源的承载力为依据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在各行业推行用水定额控制体系,推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同时加大农田防护林、退耕还林、沙漠化治理的投入力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