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村”的幸福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1:29 人民政协报 | |||||||||
在去黄河壶口瀑布途中的旅游环线上,有一个“高柏新村”。22日,全国政协委员赴陕西视察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与扶贫视察团来到了这个拥有233户、1007人的移民新村。 去年6月,根据延安市沿黄扶贫开发的契机,高柏移民搬迁工程动工。该工程涉及搬迁桑兰、骠骑、史家庄3个村4个村民小组占高柏乡20%的人口。为这项工程,国家补助了434.4万元,群众自筹了资金403.27万元。
走进新村,村民张兴堂被视察团的委员们围成了一团。他告诉委员,现年49岁的他现在已是做爷爷的人了,孙子都已经有一岁半了。 张兴堂告诉委员,他是去年冬天搬进新房的,新房子有三间,一共交28000元。可这笔钱从哪里来呢? 记者了解到,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同时为了节约通路、通水、通电的成本,从2004年起,延安市政府将移民工程作为了解决偏远、自然条件恶劣贫困村组温饱问题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搬迁资金不足,延安市政府实行了“1(每户1万元)+2(每人另加2千元)”的建房补助政策。 有了补助标准后,张兴堂一家拿到了2万元的补助资金。另外,他还拿出了自己打工存起来的5000块钱。目前,房款还欠3000块钱。 搬迁后,没有了原来的土地,还欠的这3000块钱怎么还? 张兴堂顺手往左一指说,移民新村的村民现在每家都有两亩土地,用来种植壶口梨、苹果等水果,或者绿豆等农作物。去年,他的绿豆就迎来了不错的收成。另外,他还在外面做点临时活。“3000块钱还起来不难。”向委员介绍时,张兴堂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另据高柏乡乡长介绍,考虑到搬迁村都属贫困村,群众自筹资金困难,乡上动员了受益村400多名劳力参与了工程建设,工程结束后,农民参加劳动创收80亿元,户均4000多元,可解决20%的自筹资金。另外按照综合配套,整村推进,实现由贫困向小康历史跨越的思路,移民新村做到了移民搬迁与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培植产业、发展旅游四方面的协调发展。目前,借助壶口瀑布的旅游环线,移民新村还发展了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服务业。 “高柏新村”还只是延安市183个移民新村中的一个。据了解,“近两年来,延安市政府共投入资金1.4亿元,全市搬迁安置了贫困人口7365户、3.1万人,建设移民新村183个,搬迁村、组248个。此外,按照农村建设城市化的思路,延安市政府还对新村建设规划实行了项目配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的目标。来源:《人民政协报》雷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