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给本土民企发展“松松绑”——“三个亮点”系列报道民营经济篇之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02:38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卞思杰

  前几天记者采访了两家民营企业,感受却大不一样。一家从浙江迁来的企业在济南受到“贵宾”般的待遇,审批手续、投资建厂一路绿灯,而且还享受招商引资的众多优惠政策。另一家是本土民营企业,其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自己比别人低了一个档次”,不四处打点很难办成事,更不用奢望享受优惠政策了。

  再举一个例子。朋友家的孩子明年中专毕业,朋友早早打过电话来,让记者帮助留意一下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不过朋友有个附带要求:必须是国有企业,不管是什么样的民营企业都不考虑。

  两个例子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发展民营经济的整体环境、氛围不容乐观。很多本地的经营者都有这样的感觉,被人称作“民营企业家”不但不舒服,里面似乎还隐含了一层不被尊重的意味。而实际上,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我市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不少人的思想观念还是迟迟转变不过来,民企发展的整体环境并不宽松。另一方面,我们的民企发展总感觉心里不踏实,没有依靠。和南方城市不同,过去我市企业所有制结构是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政府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大,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信息他们可以迅速得到,而民营企业要得到这些信息则比较困难。即使政府相关部门扶持调度,也只能选择重点企业而无法面面俱到,这显然是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根据南方城市的发展经验,我市还应继续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贡献,牢固树立“不唯成分看发展、不限比例重效益、不讲性质论贡献”和“你投资,我欢迎”、“你发财,我收税”的观念,破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歧视和限制。

  除思想观念外,民营企业发展中都不可避免要遇到一个门槛:融资难。我市槐荫区一家民企前段时间研发出一种补钙产品,一推出就受到漱玉平民等大药店的青睐,接到众多订单,然而由于企业规模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而亟待扩产,这需要600万元至800万元的资金。企业负责人找到一家商业银行,希望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然而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资产而被银行拒绝。这位负责人后来又找到某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也是因缺乏必要条件而无法获得担保,之前的订单只能作废。

  中小企业是最需要资金的,但又最不具备融资条件,融不到资就无法发展,发展不了就仍然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据相关部门统计,去年我市金融机构放出贷款2829亿元,而个体私营企业只占到7.1亿元,不足千分之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去年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却高达48%。虽然我市成立了各级担保中心,市政府今年也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这也仅能缓解部分矛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像这样束缚本土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扶持政策、行业指导、企业家的整体素质等等。要使民营经济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持续“亮点”,还要先想办法为本土民企发展“松松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