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印当初为何反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0:45 宁夏日报

  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3段。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那么战争是如何发起的呢?中印本是友好邻邦

  印度曾是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府也给予了热情的回报。在抗美援朝最为激烈的1951年,毛泽东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出席印度驻华
大使的国庆招待会,也就在这一年,中国为缓解印度的粮荒,在自身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向印度提供了66万吨大米。

  20世纪50年代,两国官员频频互访。周恩来总理曾四访印度,共同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8年,中国在尼赫鲁的主张下参加了万隆会议。更令人难忘的是尼赫鲁访华,毛泽东与尼赫鲁话别时意外地吟诵了屈原的二行诗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在那一段时间里,中印两国的大地上到处响彻“中国印度是兄弟”的呼喊声。

  然而就在这热烈的欢呼声中,中印关系危机却已悄悄来临。众所周知,中印两国独立与解放之前,虽然未曾正式划定过边界线,却早已形成了一条各自遵守的习惯边界。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开始时一直遵守着这一边界。但在1954年,印度政府却修改了官方地图,把东段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作为已定国界,占领了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又在中段侵占了阿里地区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还把西段的巴里加斯划入印度版图。这样一来,印度共侵占中国领土达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一个福建省。两国关系就此跌入低谷。“大印度联邦”狂想

  中印关系从手足情深到反目成仇,追根溯源主要是“大印度联邦”在作祟。

  尼赫鲁早在1934年就在自传中写道:“我认为将来会建立一个联邦,其中包括中国、印度、缅甸、锡金、阿富汗和其他国家。”后来他又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作了修正,把他的“大印度联邦”定格在印度洋地区、东南亚和中亚西亚,而印度必将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尼赫鲁还一厢情愿地设计出一个“理想边界”,即将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把中国的西藏作为“缓冲国”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将“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阿尔达线”作为印中理想的边界线。尼赫鲁甚至认为,独立为新生的印度创造了大好时机,印度要建立以自身为盟主的“大印度联邦”,并以此为基础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就是尼赫鲁在印度独立民主运动中萌生的“关于印度的新概念”。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便开始实施他的“大印度联邦”狂想,并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不少手脚。1947年3月,当时的印度临时政府曾怂恿西藏独立。尼赫鲁在会场上悬挂的巨幅亚洲地图竟将西藏置于中国的版图之外,后经国民政府代表郑彦的强烈抗议,尼赫鲁才给予更正。同年5月,印度临时政府还向西藏葛厦提出“继承并保持英国在西藏的特权和利益”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尼赫鲁政府又阻止西藏当局上北京商谈和平解放问题。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印度驻华使馆竟在向中国政府的照会中说:“中国军队之侵入西藏不得不认为是可悲的。”此外,印度还向西藏地方武装提供军火,阻止解放军进藏。

  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乘中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此后,中国政府经过多方交涉表明态度,印方明目张胆的军事活动才有所收敛。然而印度政府不仅不肯退出占领的中国土地,反而加紧了蚕食的进程。

  更令人惊讶的是,尼赫鲁1954年10月刚刚访华回去,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竟立即出现在印度官方地图上,以此迫使中国接受这一事实。直至1958年12月14日尼赫鲁给周恩来的亲笔信中还写道:“印度的这些大片土地(中国地图表明属于中国)只能是属于印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对这些土地不存在争端。”此后,印度政府还支持西藏反动农奴主叛乱,公开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尼赫鲁甚至指责中国“没有遵守西藏同中国关于自治区的协议和对印度提出的保证”。西藏叛乱的失败,使尼赫鲁划西藏为印度战略缓冲区的妄想成为泡影,但“大印度联邦”构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静。他公然向中国政府提出,把有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印度,中印关系随即恶化。尼赫鲁完全阻绝了中国政府防止边界冲突的各项建议,一意孤行地执行“前进政策”,继续侵占中国领土。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困兽犹斗的尼赫鲁

  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战争中的彻底失败,使尼赫鲁乱了方寸。他不与任何人商量,独自向美国总统肯尼迪求救,要求派轰炸机和军队与中国作战。印度国民也从未经历过如此失败情绪的冲击,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可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却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主动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希望以此推进谈判,恢复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

  而印度政府却未能理解中国的善意。他们认为中国军队的“惩罚”大大伤害了印度的自尊和体面,并把中国主动释放全部被俘人员、所缴武器和军用物资也说成是阴谋。印度政府对中国的诚意根本不予理睬,并拒绝任何形式的谈判,反而指使其军队重新占领被中国军队赶出去又后撤的全部12.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中印战争后,印度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不结盟政策”,1970年英迪拉·甘地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为期20年的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条约。条约明确规定,双方“保证不向与另一方发生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一方遭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应立即共同协商”。当时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说,如印发动战争,苏联将在军事、外交上全面支持印度,并牵制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与此同时,印度为了报边界战败的一箭之仇,开始了全面的扩军备战,并专门组建了针对中国军队的“山地师”部队。“中国威胁论”也从此笼罩印度大地,中印关系进入了冷冻期。

  直到1969年元旦,英迪拉·甘地政府迫于国内外局势发展的需要,表示愿与“中国进行有意义的会谈,以寻求中印争端的解决”。中国政府自然表示友好的回应。1970年五一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印度驻华临时代办米什拉时,请他代为问候印度总统和总理。

  但此时印度国内的反华势力却依然活动猖獗。他们支持西藏叛乱分子在新德里举行活动,还把“西藏问题”和“中国在西藏侵犯人权”议案提交联合国大会。与此同时,英迪拉·甘地政府又把侵占的中印边界东段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东北边境特区”上升为“阿鲁纳查尔中央直辖区”。曲折中的艰难进展

  直到1976年,印度才主动恢复向中国派驻大使。1979年2月12日,人民党政府外长瓦杰帕伊访华,中印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中印边界问题仍然是两国关系中最难解的死结。1980年英迪拉·甘地与勃列日涅夫会谈时,指责中国“对边界领土的要求或侵占而产生的领土纠纷,使中印关系进程缓慢”。

  这期间,印度议会两院又于1986年将“阿鲁纳查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印度第24个“邦”,企图从法律上使占领合法化。中国政府为此提出严正抗议。直到2002年,两国的边界联合工作小组在该地区核实实际控制线时,也未能解决这一争端。

  虽然印度在中印边界战争中遭到了军事上的全面失败,但实际上却是既得利益者。它趁中国军队后撤之机非法占领了有争议的中国领土,此后又千方百计使非法占领合法化,这便是数十年来中印边界争端未能得到真正解决的症结所在。

  1962年中印战争后40余年来,两国在边界问题上始终存在严重分歧,但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1988年12月19日,拉吉夫·甘地成功访华,中印双方同意通过和平方式协商解决边界争端。拉吉夫·甘地之后的V·P辛格、高达及拉奥总理也都表达了增进中印关系,和平解决问题的意愿。

  1998年5月,印度人民党联合政府为进行核试验大肆叫嚷“中国威胁论”,使中印关系一度受挫。但不久后,瓦杰帕伊的人民党联合政府又重新认识到,中印关系对21世纪印度发展至关重要。2003年6月23日,瓦杰帕伊总理访华期间,印度政府首次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005年4月10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五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双方就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达成一致。双方同意,下次特别代表会晤将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在北京举行。(摘自《环球》文/吴永年)附:中印邦交大事记

  边界纷争

  20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因边界问题出现过波折。

  合作转机

  自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问北京后,中印关系出现了转机。

  又现低潮

  虽然两国关系在1998年因印度进行核试验而暂时处于低潮,但不久双边关系又开始恢复到正常的发展势头,并向着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

  总统访华

  2000年5月,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两国同意通过友好协商早日解决边界问题,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李鹏访印

  2001年1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访问了印度。

  朱镕基访印

  2002年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也对新德里进行了友好访问,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印总理首次公开肯定健康关系

  2002年底,印度总理首次公开声称,印度和中国是“健康的竞争关系”,这个说法充分体现了当前印度政府的对华态度。

  温家宝:“大约99.9%的时间里”中印友好

  2003年,中印关系有了新的发展。4月下旬,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中国非典流行的高峰期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在他访华期间,温家宝总理曾对他说,中国和印度在“大约99.9%的时间里”,都是在“友好合作”中度过的。温总理的话明确表明,中国愿与印度发展长期存在的友好关系。

  《2002-2003年度国防报告》首次谈到军事合作

  在费尔南德斯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印度国防部在2003年5月底正式公布《2002-2003年度国防报告》。

  报告还首次谈到了两国军事合作关系,指出“印度军方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些合作,包括两国军舰互访、印度派军官前往中国军事院校进修”。

  胡锦涛与瓦杰帕伊1个月内三次握手

  2003年5月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瓦杰帕伊总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首次会谈。双方领导人都表示要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瓦杰帕伊总理还表示,他期待着对中国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富有成果的访问。

  2003年6月初,中印两国领导人在法国埃维昂市举行的南北对话会上再度相见。

  2003年6月下旬,两国领导人再次在北京握手。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两国高层领导人三次会见,这在中印关系上绝无仅有。(摘自《北京晨报》)新闻来源:新消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