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专题 > 正文

光荣与梦想一百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1:58 新闻晨报

  一百年前,一部名叫《定军山》的电影在中国上演,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序幕;

  一百年前,一个名叫爱因斯坦的人发表5篇论文,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一百年前,一项名叫《奏定学堂章程》的法令得到清政府批准,废除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也就是在一百年前,一位名叫马相伯的老人创办了复旦公学,揭开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历史的新一页。

  大浪淘沙。一百年的时间,足以造就一段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让我们铭记像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些屹立于不同时代潮流浪尖的历史巨人。在江南一隅、东海之滨,前赴后继的先贤与后继者用整整一百年的时间,造就了一座巍巍学府。这所名叫“复旦”的学校一百年没有改变他的称谓,而一百年来没有改变并且被后人时刻铭记的,是比这校名更为丰富的内涵。

  这是一部爱国荣校的历史。李登辉校长“团结、服务、牺牲”的训诫广为传颂。在

复旦人的脊梁里,从来不缺的就是热爱国家、奉献社会。从邵力子敲响的上海“五四第一钟”,到梅汝在远东国际法庭上的义正辞严;从长眠于重庆歌乐山的复旦烈士,到奋战在抗美援朝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从为研制“两弹一星”而“消失”的李郁芬,到把自己的身心和执著的理想融入澜沧江水的马骅,百年来的复旦,与中华民族共难、共荣、共崛起;百年来的复旦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实践着经世救国的庄严承诺。

  这是一部坚持真理的历史。复旦人,从来就不受任何政罗教网的羁绊,但他也从来没有迷失过自己的坐标。一本《共产党宣言》,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改变了许多复旦人的命运。复旦人,从来就是举重若轻,谈笑间领大专辩论之风骚,生活味里走出来彪炳史册的学术巨匠;复旦人,在原则问题上却是举轻若重,说了半点假话就会诚惶诚恐,铁骨铮铮、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只会在春天来临时大放异彩,而从来不会在逆转历史潮流的暗动中低头。

  这是一部海纳百川的历史。复旦的围墙也许是中国大学里比较绵长的,但是,这所大学的开放程度却是其他大学所无法比拟的。一百年前的复旦公学,就已经开始实行“双语教学”。从院系调整到两校合并,唯兼容并蓄之风才开创了今天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全盛局面。校园里,我们也随处可以看到不同国籍、不同地域的师生,但是听到的却只有一种复旦的语言。在这些话语里,谈到的是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谈到的是世界眼光和人才交流,谈到的是一所百年历史的学府所具有的超凡气度和博大胸怀。

  这是一部追求卓越的历史。复旦人不张扬,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主张;复旦人不善于高声嚷嚷,但数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所凝炼出的成果远远超出了故纸堆可以称量的价值。回望百年,复旦的发展和崛起,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也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崛起息息相关。复旦先贤们追求一流的大学之梦,已经深深印刻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渗透到了每一位复旦人的骨子里,更成为现如今全体复旦人共同向往和追求的价值目标。

  站在世纪的门槛,我们所看到的复旦既是科学与自由的化身,也是信念和执着的体现。历史让我们感受着它的漫长,因为它用一百年的时间演绎了一所大学的初生与壮大;历史也让我们感受了它的短暂,因为它同样用一百年的时间荡涤和浓缩出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

  复旦,把她的脚步留在了书本里,却让她的理想和意志力穿越时空,注入未来。回望百年历史,当我们为之荣耀、为之鼓舞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未来蓝图的描绘和对这所大学未来责任的思考。

  光荣与梦想,一百年。希望与奋斗,一百年。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