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疆辉煌50年·丝路华章·西域文化展新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07:2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坐在阿勒泰第一中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17岁的哈萨克族学生木合塔尔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里的学习条件很好,我准备明年报考清华大学,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如果将时间拨回50年,像木合塔尔这样的少数民族学生要想获得上学机会是难以想像的。是自治区的成立让新疆的各族人民在教科文卫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和提升。从90%到2%

  1949年,整个新疆仅有1所高等学校,各类中等学校11所,小学1355所。全疆有90%
的人都不识字。68岁的维族老人巴尔哈提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唏嘘不已,“我们当时家里穷,吃饭都成问题,根本没有机会上学。”目不识丁,成了老人终生的遗憾。

  父辈的遗憾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得到了补偿。7月份以来,维族姑娘古丽孜巴位于伊宁市塔什科瑞克乡阿依墩村的家中就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因为,古丽孜巴今年刚从新疆交通学院毕业,成为家里的又一个大学毕业生。而在此前,她的哥哥已经大学毕业。“现在我们上学很方便,在疆内可以直接上大学。通过‘民考汉’也可以上内地的知名大学。”

  50年的发展,新疆现有各类各级学校865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83所。各类学校共有在校学生43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254.7万人,占全区在校学生总数的58%。全区已有71个县市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其中对56个县、205万贫困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9%,文盲率下降到2%以下。

  从90%到2%,50年来新疆的教育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锡伯族人是西迁到新疆伊犁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了保留锡伯族的文字和语言,伊犁州政府坚持保护和发展锡伯文,在锡伯族聚居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推行“双语”教学,还出版了锡伯文的《察布查尔报》。此外,以传扬锡伯民族文化为主的“颂西迁”、阿肯弹唱会等活动也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

  与锡伯族一样,新疆其它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了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新疆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其中,基础教育阶段采用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7种语言进行教学。新疆的报刊、广播和电视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巨著《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和少数民族历史史诗《江格尔》、《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发扬。“西新工程”造福边疆

  于2000年9月启动的西藏、新疆等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简称“西新工程”)是国家广电事业的一项重要工程,目的是让西部地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都能听到看到中央和本省的广播电视节目。新疆是整个“西新工程”中投资最多的一个省区,截至2003年底,国家对新疆已经完成了4.3亿元的资金投入。全区90个地县级电视台184部电视发射机得以更新,全面建成全区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络,

数字电视业务开始运营。目前,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92.9%,电视人口覆盖率92.5%。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