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把农科院搬到田间地头 省农科院科技帮扶十弱县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08:38 黑龙江日报

  新闻背景

  省委书记宋法棠2003年8月5日在省农科院现场办公时提出省农科院要为十弱县提供科技帮扶,在同年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两年的科技帮扶,创新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新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国家农业部形象地概括为“11”(院县)致富奔小康模式。省长张左己不久前到泰来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检查时,满意地称:“把农科院
搬到了田间地头。”

  农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科技如此渴求。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频频出台,农民的春天已经到来,种地的劲头更足了,久违了的喜悦重新挂在了农民的脸上,农民靠科技改变命运的想法更强烈了。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确定由我省农业科技龙头省农科院科技帮扶十弱县,于是一场探索科技帮扶工作新途径的战役打响了。两年间创新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新模式,改变了我省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现状。

  多方位示范,多技术试验,多品种比武,多层次参与,使科技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角落。根据项目区单产增幅测算,2004年,省农科院科技帮扶使十弱县增产粮食4000多万公斤,农民增加纯收入5000多万元。

  服务农民建设专家大院

  针对农业专家与农民接触少、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大量技术难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省农科院出资100万元,在十弱县分别建立了10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现了农业专家与农民经常面对面接触。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各专家大院咨询、解惑的农民达5000余人。

  为了使专家能够下得去、蹲得住、能工作、服好务,省农科院在各专家大院辟建了专家值班工作室和寝室,设置了专家咨询台,开通了农技“110”热线电话,配备了电脑多媒体系统、图书、挂图、农业技术光盘和标本,免费向农民开放。在每个大院固定30名以上的农科院专家,将专家姓名、专业、电话在大院上墙公布,并通过电视等媒体向全县公开,与县里农技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常驻不走的专家队伍。

  方便农民专家常驻大院

  500多名省农科院的专家和县里的农技推广人员混合编队,农民戏称“土洋结合”,这些专家常年驻院,轮流值班,换人不空岗,通过“坐台”咨询和巡回指导,全天候直接服务农民。

  2003年以来,入驻大院专家达1万多人次,累计举办专家电视讲座100多期,有2万多农民到大院观看多媒体演示,现场回答农民咨询、接待农民查阅图书资料等1万多人次,解答农民咨询电话1万多个。

  培训农民专家走出大院

  为了培训农民,专家走出大院,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家系统讲授与农民现场提问双向互动等形式,先后培训和入户、到田间地头传授实用新技术20多万人次。

  由500多名专家携带省农科院编辑的30种先进农业科技口袋图书,深入到以十弱县为重点的全省40余个县(市、区)的40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屯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和当地农技人员30多万人次,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或应农民要求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指导达1万多次。

  建设园区做给农民看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推广难一直困扰着我省农业发展。省农科院在十弱县建起10处标准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把“绿色课堂”办到了农民家门口。在每个园区都展示着农业高新成果8大类100项以上,最多的达300多项。示范展示效果十分喜人,每个县都从科技示范园区中筛选出适合本县应用的成果20-30项,真正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的作用。

  创新农技推广新模式

  省农科院在十弱县建立的农业科技园区和专家大院,架起了农业科技进入农业经济主战场的“桥梁”,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直接进到农家大院、进到田间地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对科技的渴求。实践证明,科技帮扶是科技长入农业经济的最佳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要依靠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先进适用技术是治本之策。省农科院通过帮扶,培训县乡农技干部、种养大户和农民技术骨干等20多万人次,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新技术,全面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使项目区的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达到95%%以上,户均增收1500多元,最高的达到7000多元。

  院县共建、科技帮扶,十弱县农民由单纯的“靠投入、靠政策、靠老天”转变到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上来。县领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仅明水县50万亩大豆,如都采用省农科院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亩均增产15公斤,全县可增产大豆750万公斤,农民增收近2000万元。(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云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