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临阵磨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11:30 沈阳今报

  李甘林

  背景事件

  据《望东方周刊》9月23日报道,9月,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钟正式启动一周年了。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后不久,一位北京市民撰文《赢了的北京人要改12种小毛病》
,提醒北京市民迎接奥运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改掉不文明的陋习。当年,这篇文章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讨论。北京市领导还提出,要对“小毛病”做“大文章”。

  看到这些多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表述,笔者感到很惶惑,每当某个城市将要举办大型活动,尤其是国际性盛事前夕,都会引发有关城市居民要讲文明懂礼貌,维护城市形象的大讨论。

  此间,无论官方、民间,还是媒体都全力以赴,大声疾呼,八方动员,这每每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文明礼貌好像只在某一特别的时候才特别受到重视,粉刷门脸,清洁街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京骂、按红绿灯指示过马路、安全乘车、热情回答外地人询问、公交车上主动给人让座等等,但过了这个时段,你爱咋的就没人特当回事了。

  或许,盛事到来之前,各个城市进行环境整治,对市民非文明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是一种常态,并非咱们独创。但我以为,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还是公共媒体要将某一盛事作为一个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契机和切入点,着眼于短安排、长打算,而不能对盛事打上太多的功利化色彩,甚至任意渲染和拔高。

  事实上,改陋习,讲文明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事情,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追求的一种精神需求,这不仅仰仗市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也更需要城市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而殚精竭虑,如提供充分就业,让人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如良好的居住条件、完善的道路交通和大众文化消费等等。

  许多时候,我们应该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当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琐碎和不如意太多,而又找不到发泄的场所,现实生活的诸多不便和困惑积累太多,又得不到有效化解时,人们的种种陋习和其他不文明行为就必然要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因此,要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城市形象,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们该做的事情还很多,不能急于求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