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大关键词描绘“十五”中国 高教规模世界第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1:38 新华网
十大关键词描绘“十五”中国高教规模世界第一

十大关键词描绘“十五”中国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十大关键词描绘“十五”中国高教规模世界第一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贺劲松 张旭东 齐中熙) 中国“十五”计划即将全面胜利完成,“十一五”迎面走来。五年里,催人振奋的十大关键词,折射中国发展历程,描绘出一幅中国人民建设伟大祖国的恢弘画卷,激励着我们阔步跨入“十一五”。

  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前行

  背景回放:

  中国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掉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在去年9.5%的GDP增长中,仍有高达6%以上来自固定资产的投入;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中国企业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

  实施措施:

  2004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元年”,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办实事、讲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正逐步深入人心,推动着中国的发展步入全新阶段。

  进程: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全部免征农业税,贫困地区学生实行“两免一补”,中央财政安排109亿元资金支持再就业,安排30亿元资金用于解决煤矿安全生产……“这些以民生为重的举措深得民心。

  宏观调控:促进中国经济既快又好发展

  背景回放:

  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煤电油运全面趋紧等一些不健康因素。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口,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决定加强宏观调控,着力解决上述经济中矛盾问题和不健康的苗头。

  实施措施:

  2004年,是中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一年。当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随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宏观调控,更多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严把信贷和土地这两个闸门。

  进程:

  中央这次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切实有效,调控手段更加成熟。从调控方式到力度,始终把握着经济运行的主动权,中国经济避免了大起大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当前仍需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继续协调各项宏观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免征农业税:“皇粮国税”成历史

  背景回放:

  从2000年以来,中国粮食耕种面积连年减少,产量一路走低,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998年的17亿亩降至2003年的15亿亩以下,农村成为城乡发展的“短腿”现象日益严重。

  实施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2005年,国务院连续两年下发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2006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从2000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已达1835亿元。

  进程:

  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不合理负担,彻底改变了两千多年来农民种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全部免征农业税,在“少取、多予”的政策支撑下,农民多年来收入徘徊不前的状况得以改变。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36元,增长6.8%,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一年。2004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

  改革攻坚: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背景回放:

  这两年来中国经济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投资盲目扩张、能源紧张、增长效率低等,都与体制性机制性弊端有关。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称,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实施措施:

  国务院把2005年确定为改革攻坚年,并发布了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农村改革继续向深层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继续进行、财税投资价格改革稳步进行、科技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有序展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增强……

  进程:

  2005年以来,股权分置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等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关键改革加速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也摆上突出位置,改革攻坚战已经打响。

  就业:民生之本

  背景回放:

  就业再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一项严峻课题,在“十五”期间日益凸显。中国登记失业率由1995年的2.9%逐年上升至2003年的4.3%。

  实施措施:

  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提出了积极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仅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再就业补助资金83亿元,同比增长76.6%;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27.45亿元;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2.5亿元。国家规定,2005年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今后企业裁员将逐步依法直接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

  进程:

  “十五”期间,中国城镇就业状况得到改善,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呈递增趋势。自2001年到今年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达4200多万人。在就业岗位不断增加的同时,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始终控制在5%以内。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