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完成总装“神六”可对接航天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3:46 现代快报
  完成总装“神六”可对接航天器

  其外形、技术状态与“神五”相比,没有实质性变化
完成总装“神六”可对接航天器(图)
  据称,“神舟六号”飞船已经运抵酒泉,神秘面纱终被揭开。据现场目击者称,“神舟六号”飞船总装已经完成,“神六”与“神五”在外形上没有差别。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将继续在轨飞行,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有人看到,“神舟六号”飞船顶部还有一个过渡段,可用于与其它航天器对接或空间探测。预计“神舟六号”“十一”长假后发射升空。轨道舱可工作休息

  据悉,“神舟六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逃逸救生塔和一个过渡段组成。其中载人的返回舱、轨道舱可谓“一室一厅”,作为“一室”的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驾驶飞船时待的地方,作为“一厅”的轨道舱则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场所。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也称留轨舱。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当然,在火箭点火前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航天员还可以通过发射塔上的逃逸滑道脱离险境。如火箭发射没有问题,那么在点火160秒后,飞行到110公里处会将逃逸塔抛掉,以减轻“负担”。逃逸塔内置10台固态火箭发动机,推力十足。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预计“十一”后升空

  中国“神舟六号”载人太空船准备工作进入倒计时,预计“十一”长假后发射升空。目前,科技人员已陆续抵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据报道,考虑到返航时的季节、天气条件等因素,“神舟六号”9月发射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也会避免在“十一”期间发射。据悉,“神舟六号”发射地点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六”太空船运送升空,并搭载两名航天员。

  另据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刘作华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育种中心日前与其签订了荣昌猪精液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合同,被允许搭载40克精液在太空停留。据了解,以往搭载航天飞船上天育种的都是植物种子,这次搭载生猪精液史无前例。

  精液一部分将放置飞船生物舱内,一部分则放置生物舱外。这两种不同储藏方式在太空微重力和宇宙射线影响下,将改变荣昌猪基因,有望历史性地改写育种方式。

  繁殖出的后代体形、肉质等将有何改变?动物遗传育种专家透露,可能至少两年后才有明确结果。“翟聂组”最可能升空

  “神舟六号”将载着两位太空人升空,据推测,这两位第二批太空人,很有可能就是“神五”首位太空人杨利伟的两名伙伴、战友:翟志刚和聂海胜。

  此次“神六”升空,和“神五”一样,在倒数阶段,准备了三组共六个人的最后候选组合,而翟志刚和聂海胜正是这最后三组中的一组。

  从各种数据和分析看来,“翟聂组”应该是其中最有信心、最有实力的一个组合。这个组合最后登上“神舟六号”的可能性最大。不过,一切仍要视临场最后状况而定。

  据悉,翟、聂两人由于曾是“首飞梯队”成员,在技术训练和心理素质上显然都比其他“新手”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两人本身的条件亦十分优秀,与杨利伟一样,同样是“万中挑一”之选。“神六”面临两大考验

  “神舟五号飞行成功证明整个系统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对于飞船的安全性我们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对于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还需要经受更严格更苛刻的考验,所以,对于神舟六号来说,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是关键。”日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就人们关注的神舟六号作了此番阐述。

  据袁家军介绍,神舟六号从载人航天飞行器本身讲,从其技术状态讲,与神五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去年我国实现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际上是按照三人七天设计的,而航天员人数对于整个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袁家军算了这样一笔账:每个航天员的热负荷150瓦到270瓦,每个人每天的产湿二点二公斤左右,加上呼吸的氧气、排出的二氧化碳,这些导致一个人的飞行和两三个人有巨大差异。因此,对于整个系统仅有一个人的考核还是不够的,所以围绕两个人五天飞行,是对神舟飞船真正的考验。

  袁家军介绍说,随着六号两人五天飞行,以及今后七、八、九号,我们还要对整个飞船的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进行严格的考验,不能有任何的闪失。综合香港消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