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保德红枣熟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4:24 山西日报

  “好油枣”——康熙皇帝亲封的保德红枣熟了。大红枣儿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几天,保德黄河桥头的红枣批发市场,商贾云集,甚是热闹。

  保德红枣是山西名枣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拉长产业链,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并进一步放宽政策,下大功夫搞好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他们发动群众扩大栽植规模,坚持“沿河、沿路、绕村、连片”的原则,合理布局,规定栽活一棵
树,奖励3元钱,凡成片栽植10亩以上,8年内免征农林特产税,一系列举措惠及全县枣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栽植枣树的积极性。同时,大力推广品种改良,科学栽枣树,犹如二月春风吹进寻常百姓家,花园村“泥腿子”吕培子发明的新型接穗削接器,成功地对赞皇、骏枣等品种优良红枣大面积嫁接。

  为了组织企业实施精深加工战略,保德县在原有的30家红枣加工企业基地基础上牵线搭桥专门成立红枣协会,组建集团公司,进行技改扩建,年收购加工红枣量达到1000吨。同时,鼎力扶持红枣民营企业发展,投资80万元帮助下岗女工高桃子创办的三元海红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全面技改扩建,协助黄河油枣有限公司兼并县综合食品厂,使两家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600吨,其生产的“御赞牌”、“妙莲香”、“德泰牌”系列精品达16种之多。

  保德县委、县政府着眼于县内、县外两个市场,通过内引外联,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网络销售体系。他们抓住近年来保德油枣在全国展销会上获奖的优势,通过媒体扩大宣传,提高保德油枣的知名度,进而打进国际市常在扩大外销的同时,强化产地批发销售。该县还投资80万元,新建西南沟红枣批发市场和马家滩农贸批发市场,进一步拓宽红枣产品销售渠道。马家滩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现在变成了闻名遐迩的晋陕内蒙古“金三角”贸易集散地。

  沧桑巨变,几度春风。在保德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红枣树已成为保德农民的摇钱树。目前该县拥有红枣林13万亩,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96元,是1999年291元的5.6倍。走进农家,可以看到近两年他们添置了电话、煤气灶、摩托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本报记者辛义生 本报通讯员王慧登(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