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活时评:专家请勿“刻意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7:38 新桂网

  新桂网据《南方都市报》9月24日报道,通过两天的报名,广州市共有3050人应聘450个交通协管员岗位,出人意料的是,其中竟然有一名研究生。对于研究生也来竞聘交通协管员的现象,暨大教育管理中心教育学博士李朝晖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研究生应聘交通协管员,就像前段日子南京某热能博士乐于做乞丐一样,那是他们个人的自由,不相干的旁人没必要去瞎操心。但是,如李朝晖所认为的,研究生应聘交通协管
员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则实在令人不敢苟同———照他那么说,“社会进步”也太容易“表现”了,只要找一群研究生去干扫马路之类的活,社会就进步了。

  研究生应聘交通协管员只是个案,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何况,从本质上讲,职业只是谋生的手段,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李博士作为专家,将这件事上升到“社会进步”的高度,以某一个人的行为来代表整个社会,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过度阐释”。就算这位研究生并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是他确实喜欢当交通协管员,那也只是他个人的事,与社会进步有什么相干?我相信连三岁小孩都明白这个道理。

  文艺理论家孙子威先生曾经谈起,当代学者或专家之流,最大的毛病在于“刻意创新”,将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过分拔高,以至于脱离现实,从而得出一些可笑的或荒谬的结论,其实这正是他们急功近利与心气浮躁的表现——这位专家的“社会进步论”,大约就是一个例子吧。

  (宕子)

  作者:宕子

  (来源: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