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有5000年历史的高淳方言欲“申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8:56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高淳人说‘鬼’话”。大凡与高淳人打过交道的,都对其叽哩哇啦的方言犯迷糊。有人说像韩语,有人说像日语。高淳距南京不过100公里,高淳话为何与南京话有天壤之别?令人担忧的是,独具特色原汁原味的高淳方言正濒临灭绝,会说地道高淳话的仅有2000多人。

  近日,高淳县县长印幸福挂帅,成立高淳方言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力
争将有5000年历史的古雅高淳话列入联合国遗产保护名录。

  不懂方言闹笑话

  一从未出过远门的高淳老汉到外地走亲戚,迷路了,就四处拦人说:“我要‘卖纱帽’,我要‘卖纱帽’。”外人不懂,你卖啥呀。原来,高淳话“卖纱帽”就是“问路”的意思。

  由于称呼不同,常常闹笑话。高淳一家人家男主人的嫂子是北方人,一次来高淳走亲戚,这家人的孩子向女客人叫娘娘,对方奇怪:不对呀,应该叫大妈大婶呀。原来,北方话的娘娘一般是指姑妈。

  高淳话的许多用语十分精炼传神。如小孩子很顽皮,叫“捅天叫祖”;小孩子用功学习,叫“尖心”;形容书呆子犯迷糊摸不清头脑,叫“进去瞎”;能说会道的妇女,叫“吧九嫂”;对看不上眼的人,形容为“戳气”;对刚结婚的女子,娘家姓张就叫“张家佬”,娘家姓李就叫“李家佬”。

  为何5000年不变

  对高淳话素有研究的南京大学古汉语教授鲍明炜告诉记者,据他考证,高淳方言已存在约5000年。高淳方言申遗小组组长袁家旺介绍,这与地理位置有关。高淳虽是省城南京的郊县,但地处江苏最南端,到解放时全县没有一条公路,十分封闭偏僻,到上世纪90年代还是全省惟一没有过境公路的县。从地域环境上说,高淳是吴语区伸向江淮的一个半岛,一面是吴语区的溧阳,三面被江淮方言区包围。

  方言眼看要绝迹

  袁家旺说,县里做过专门统计,全县能讲原汁原味高淳方言的仅占人口4%,约2000人,都是70岁以上没出过远门的老人。专家认为,再过一二十年,高淳话可能就要销声匿迹了。

  高淳方言世间稀

  据介绍,申遗的文字和影音材料已送到北京,亲手交给联合国驻京办事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日本人杜晓帆博士。联合国官员对高淳方言的评价是,历史悠久,很有特色,值得研究和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顾问沈澈在视察高淳时认为,高淳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富矿区”,高淳方言在全国绝无仅有。

  《现代快报》供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