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这回咱娘俩可聊透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9:01 每日新报

  孩有孩的烦恼妈有妈的苦闷专家一旁倾听细解心里疙瘩王渐胡凌云

  新报讯【记者王渐】说话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孩子们畅所欲言,而没有了孩子的“打扰”,家长们也能和专家无话不说。在昨天的“心理聊天日”里,家长和孩子都是带着疑问来,满脸笑容走。

  昨天来参加“心理聊天日”的孩子,年龄从八九岁到十五六岁不等。尽管和父母一起刚来到专家面前时,他们都显得有些拘束,但得知自己和专家说心里话时爸爸妈妈并不在身边,几个小家伙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把心理专家当成自己的朋友,把心理专家当成自己真正的倾听者,几个孩子把心里的郁闷一吐为快。

  同样是因为孩子不在身边,家长和几名心理专家也是无话不谈,把自己对孩子不满意的地方一股脑地说了出来。一些家长甚至检讨起自己:“也就是孩子不在身边,要不这些话真的没法说。”平时看上去十分严厉的家长们,在心理专家面前都像个学生一样,虚心请教着。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和孩子沟通,在昨天的心理聊天日里,高级心理保健师董浩、魏晓楠、卢玢玢以及心理咨询师张赫、岳文昊等也都尽力对孩子和家长的疑问作出解释。尽管这次心理聊天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但不论孩子还是家长,都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细节·家长苦恼

  为啥付出总没回报

  记者通过聊天发现,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苦恼之处,他们总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回报却微乎其微,甚至没有。

  早晨给孩子买早点、搬自行车,晚上给孩子铺好被子,甚至连洗脸水、洗脚水都打好,除了外衣,孩子的袜子、内衣都是家长洗。几位妈妈说,她们觉得,只要能想到的,她们都为孩子做了。可是孩子呢,却觉得这都是家长应该做的,丝毫没有报答的意思,经常顶嘴,和父母吵架。按参加聊天的几名家长所说,其实他们所希望的回报并不过分,哪怕就是孩子不顶嘴,在自己扫地的时候能把笤帚抢过来,这就足够了。

  谈到对孩子最不满的地方时,虽然家长们所举的例子不同,但要说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为孩子付出很多,却感觉不到回报。

  细节·孩子烦恼

  为啥总和我对着干

  在和孩子的聊天中发现,他们其实也有很多烦恼,尽管家长做了很多,但孩子们却觉得“家长是和我对着干”。

  无论是八九岁的小女孩,还是十五六岁的大男生,在他们看来,有时家长做的一些事是没必要的,而且家长的一些做法总是与自己背道而驰。一提到自己的妈妈,参与聊天的一名10岁的男孩子甚至套用了时下最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说妈妈是“我的仇家派来的”。

  从这次聊天中不难看出,这样的问题存在于很多家庭,有的由于矛盾激化,已经上升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的虽只是苗头,但也已经对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产生了阻碍。

  细节·专家支招

  家长要做孩子的爸妈别当孩子的老师

  对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几名心理专家的解释是,或许孩子根本就没什么错,或许错误就出在家长身上。正是由于家长过分地“好为人师”,过分地注重“面子工程”,才会使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专家们认为,其实做家长不应该太复杂,家长应该只是家长,不应该充当老师的角色。可是,正因为现在的很多家长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好,走得顺顺当当,就不知不觉地当起了孩子的老师,总对孩子说“你应该怎样”、“你一定要怎样”。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明白所谓的道理,还把自己“成功”的人生经历给孩子当示范。但孩子对这些是非常反感的,家长经常这样下去,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另外,专家们认为,在很多时候,家长们所做的一切其实只是“面子工程”。这里所说的“面子工程”是指家长想把很多东西做出来给孩子看,是给别人看的。让孩子知道自己如何如何对他好,让别人知道自己如何如何对孩子好。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这样,家长们可以尝试着放下自己的面子,放手让孩子去思考,让孩子自己去想、去做,或许孩子会碰壁,或许孩子有时会让自己很没面子,但那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他们经历了,他们理解了。

  本组撰文新报记者王渐新报记者胡凌云摄

  心理聊天日帮孩子解心扣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