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成都佛教文化展28日开幕 佛祖及玄奘舍利将亮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11:00 大众网-鲁中晨报

  本报讯 (记者张立 摄影记者刘晋川) 昨日上午12点45分,大慈寺山门前,桔红长幡随风舞动。一声声清脆铃声响起时,十名手持幡帐的黄衣僧人进入人们的视线。在捧着檀香者的引导下,大慈寺方丈大恩率领着仪仗队跨过山门门槛,在他身后的黄色邪抬轿”上,抬着一座半人多高的神秘金色宝塔。

  “天啊,是舍利塔!是国宝来了1有人兴奋地说。

  及至下午3点44分,国宝佛祖释迦牟尼与唐高僧玄奘顶骨舍利在严密的保护下,秘密地从新都宝光寺、成都文殊院中请出,迎进“中国·成都佛教文化展”主场馆中的大雄宝殿。为了维护国宝的安全,大慈寺于今日起进入“封锁”状态,待28日文化展正式开幕时,市民将有机会近距离地欣赏到被称作两寺“震寺之宝”的舍利文物,体会千年文化传承之神奇了。

  上午 佛舍利悄然迎进大慈寺

  时间:昨日上午10点一刻

  地点:新都宝光寺山门前

  天气微寒,上午9点即从大慈寺驶出的国宝护送车队,整齐地停靠在宝光寺山门前。大恩法师穿上了红色袈裟,随同的30多名僧众也纷纷着上只有在重大节庆和法会上才穿着的明黄色袍子。站在队伍前端的,是两个手持“引罄”——一种类似于铜铃乐器的僧人。击响引罄后,迎请舍利的僧人们分列两队,与保卫人员一起,抬着一顶6人“金轿”,穿过山门、天王殿,徐徐进入新都宝光寺文物精品馆。

  宝光寺文物精品馆刚刚开放不久,馆内珍藏着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遗骨一颗、舍利子3粒的舍利塔,被传为宝光寺“镇寺三宝”之一。淡淡的灯光中,金子打造、镶嵌着红绿蓝等多色宝石足有半人多高的舍利宝塔,安放在两层暗色木制塔基上的,更显庄严。

  捻檀枝,燃檀香,引罄声声。红色幡布轻舞,悠然吟唱声飘散在空中……

  10点40分,僧人们唱起了为人们祈求吉祥的《炉香赞》,小心翼翼地将舍利塔放在金色的小轿子上,由6人齐心协力抬出宝光寺。一名僧人轻轻地撑起神圣金色大“黄杀,保护在光彩夺目的舍利塔上。

  “是舍利宝塔吗?”“国宝1虽然国宝护送仪仗队一行行动隐秘,仍然引起了正在宝光寺游玩的客人们的关注。一位颇有“见识”的女士立刻举起相机,幸福地近距离瞻仰国宝舍利……

  中午12点45分,护送队悄然抵达成都大慈寺,迅速地将国宝请进了大雄宝殿。

  下午 玄奘顶骨舍利也来了

  时间:昨日下午3点44分

  地点:大慈寺山门前

  艳阳当空,自佛教文化节筹备起便一直关闭的大慈寺山门殿正门再次打开。门内,佛教文化展工作人员正在默默地等待,40多分钟前,国宝护送仪仗队悄然驶向文殊院,前去迎接供奉在该院的世界佛教圣物——玄奘顶骨舍利。

  警车停稳后,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手捧一精致小金塔,与大恩法师一同走下车。小金塔有半臂高,呈倒圆锥状,其上垂挂着两组小风铃,隆起的中部有一圆形玻璃邪镜”,望向其中,便可以看到略呈圆拱形,比一节拇指稍小,颜色暗黄中稍微偏白,由一根细线固定于红色衬垫上的玄奘顶骨舍利。小金塔被一穹顶玻璃罩保护着,其内托盘上布满了芳香益人的鲜花。

  据介绍,这块顶骨舍利为唐高宗麟德六年(664年),唐僧玄奘圆寂后取得。1942年抗战时期,日军高森部队占据南京,拟在南京原来报恩寺的废址上建“稻荷神社”,平整土地时,在地宫中发现30多件物品,其中一件铜盒内装有顶骨一份,同时还发现一石函,长两尺、宽一尺、厚三寸余,函周刻莲花图案。石函刻有楷书字“玄奘法师灵骨”6字。日军官稻田获此灵骨欣喜若狂,日本侵略军立刻将石函运回日本。最后,在中国巨大的民众压力下,日方还回顶骨3片。我方分别造塔,将其供奉在南京、北平(今北京)天津、广州。因相传玄奘法师17岁至21岁在成都大慈寺生活并受比丘戒,本次文化展期间,玄奘顶骨舍利专门从文殊院请入大慈寺展出。

  3点50分,宗性法师将舍利金塔交给了大恩法师。

  木鱼声阵阵,钟声回荡……吟唱着悠扬的《心经》,仪仗队沿大慈寺左回廊,有序地进入了大雄宝殿。宝殿内,刺绣着各种传说人物的圆柱状黄灯笼悬挂在虚位以待的展出基座后,几乎垂地;数十条红色幡布迎风飘扬。

  两位方丈亲自点燃檀香,跪拜在国宝前,抛洒花瓣,与僧众们一起唱起经文,用最传统最庄严的仪式和最高的礼仪迎来了来自成都两大寺院的国宝,将舍利安放在展台上。

  据介绍,为了保护国宝舍利的安全,文化展方已做好了一切应急及保卫措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