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百岁老人235名 “长寿之乡”解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02:24 东方早报 | |||||||||
早报驻江苏记者 王海平责任编辑 梁虹 历时3年,国内首个土壤微量元素与长寿关系的研究课题———《江苏如皋市长寿人群产生的地球化学条件》将在年底完成。昨天,主持该项目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黄标向早报记者表示,此次研究发现,江苏如皋之所以寿星众多,与当地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息息相关。
唯一的平原长寿之乡 2000年,江苏如皋市和广西巴马、湖北钟祥、四川乐山、新疆克拉玛依、辽宁兴隆一起被中国人口监测中心列为中国六大“长寿之乡”。今年初的统计发现,如皋现有人口约145万,其中百岁以上的老人235人,90岁以上的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超过4万;全市人口平均寿命75.59岁,分别高于全国、世界平均寿命4.59岁、9.59岁。同时,目前世界上其他长寿地区均位于高寒地带和偏僻山区,如皋是唯一处于平原的“长寿之乡”。 长寿与土壤环境相关 据黄标介绍,如皋长寿人群大多为固定在原居住地生活,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长寿与环境的某种联系,而由于土壤是环境最基本的单元,影响着其他单元,尤其是水、作物的物质组成,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从如皋的情况看,百岁老人的比率总体上自东向西、自北向南逐渐递减,东北部较集中,中部、西部较少;90岁以上人口分布也如此。这一特征,与土壤类型的分布极其相似:在如皋东北部的“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和“水耕暗色潮湿雏形土”分布区,每10万人中有351个90岁以上的老人;而在西南部的“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分布区”,每10万人中仅249个90岁以上的老人。在东北部的白蒲系土壤分布区,百岁以上人口的比率为222人/百万人;西南部张黄港系土壤分布区,比率为94人/百万人,相差1倍多。“这表明,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有一定相关性。”黄标说。 专家在如皋选择了1000多个土壤采集点,将其中微量元素分3类作进一步研究:第一类是有效态硒、锌、硼、镍等,其在如皋的分布特征为北—东—东南部较高,中西部较低,与长寿人口比例的空间分布极为相似;第二类是有效态锰和钴,分布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递减,与长寿人口比例分布完全相反;第三类是有效态铜和铁,分布特征与长寿人口比例分布基本无相似之处。据了解,硒有抗衰老、防癌变的作用;锌能维持细胞膜稳定性,并参与酶的代谢,提高免疫功能;硼影响人体钙、维生素D、氨基酸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代谢。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组合正好适合人体,通过食物链,长寿区的人们长期从环境中获取这些微量元素,抗衰老能力更强。”黄标表示,下一步,研究人员将采集百岁老人的头发、指甲和血液,以及地下水和农作物进行分析。从目前已分析的个别案例看,其微量元素含量要高于正常人和其他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