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黑龙江实施农业良种化工程为农民增收10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07:42 黑龙江日报

  9月25日,面对着大片丰收在望的玉米地,双城市新兴乡新华村村民赵中海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的玉米使用的是新品种“金玉5号”。这种玉米没有病,特别抗风,色泽也好,一亩地能比去年多挣不少。明年他还打算种“金玉5号”。

  我省实施农业良种化工程5年以来,选育推广了107个农作物品种,

  “金玉5号”是其中之一。如今,这107个新品种已成为我省种植业的当家品种。同时,良种化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粗略估算,5年来,良种化工程已累计使全省农民增收10个亿。

  种子品质与国际接轨

  据省种子管理局副局长由天赋介绍,我省开始实施农业良种

化工程5年来,省财政不断加大投入,目前已累计投资1.1亿元。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我省种植业在新品种选育上,已形成以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为主导,以种子营销企业、民营科研单位为辅助,共同开展品种创新的科研育种体系。

  全省每年有1000多个主要农作物品系参加省级试验。5年中共招标选育了161个优质及专用品种,其中有107个品种通过审定推广。现在,这些品种是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品种,其中大多数品种的品质指标已与国际标准接轨,一些品种还填补了省内空白。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9月23日,当记者在省农业良种化工程优质中标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园区采访时,正遇到来参观的双城市新兴乡新华村村民唐庆山。他告诉记者,他想来看看这里用新种子种出的玉米什么样?也好决定明年买什么种子。

  省农作物引种鉴定展示中心主任刘晓兵说,这里是全省最大的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园。现在相信科学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都知道好种子决定着好收成,因此每年都有上千位农民在选种子前自发地来参观。

  据了解,现在全省共建有优质农作物品种示范展示点46个,示范展示品种70多个。这些示范点带动农民积极采用优良品种,加快了新品种在全省推广的步伐。目前,全省优良农作物单品种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的有162个,超过100万亩的有31个,其中大豆“绥农14”达到590万亩、玉米“龙单13”达到515万亩、水稻“空育131”达到1025万亩。

  据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曹靖生介绍,玉米丝黑穗病对玉米是毁灭性的病害,一般出现一株,就会绝产一株。前几年,我省受害最重的地方有40%的玉米绝产。良种化工程实施后,我省选育出一批高抗玉米丝黑穗病品种,其自然发病率低于1%,种植的玉米因此增产9%。

  40%的粮食增产有赖于品种的更新。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潘国君说,1999年时,我省水稻亩产375公斤;2000年实施良种化工程后,一批水稻新品种被选用,水稻亩产很快突破了400公斤,去年已达到450公斤。我省的大米品质也由2000年以前的国家三等优质米,提升到现在的国家二等优质米。一公斤大米的市场价格则相应增加了1-2角。

  由天赋说,现在我省农作物品种的更换周期,已由过去的78年缩短为35年。这表明新品种替代旧品种的速度加快了,而每一次品种的更新都意味着粮食品质的提升,意味着粮食产量能增加10%左右。据保守估算,全省农民因此累计增收10亿元。

  优良品种决定粮食安全

  良种化工程对我省农作物品种的选育起到了标杆和示范作用,曹靖生谈到,在良种化工程实施以前,比如我省玉米品种的选育比较盲目,没有统一的目标。2003年,我省为大力发展奶牛业,开始引导农民种植奶牛的主要饲料———青贮玉米,当年就审定了一个青贮玉米新品种“龙青1号”,由此带动了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目前全省已选育推广8个青贮玉米品种,种植面积100多万亩,解决了全省一半奶牛的饲料问题。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金益教授补充说,良种化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科研工作者在选育种子时,有了方向和动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因此选育和生产出了一批自有品种,这等于我们拥有了种子的

知识产权。而种子的安全关系到粮食的安全,现在国外对我省的种子市场虎视眈眈,如果不发展我们自己的种业,国外品种大举进入,我们的农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冲击。(黑龙江日报)

  作者:黄春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