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向菲:细语终结逃亡路 春风化雨有真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10:02 中国广播网

  

向菲:细语终结逃亡路春风化雨有真情

  二月二十四日下午,辜海军被警方押解回四川,向菲前来送行本版供图/纽费

  

向菲:细语终结逃亡路春风化雨有真情

  九月二十五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播向菲来到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看望余昭明和他的三个孩子

  电台女主持人7个月内先后劝说3名在逃嫌犯投案自首

  向菲简历

  向菲,四川人,出身于军人家庭。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曾短暂做过记者和公司职员。

  1997年,向菲在福建经济电台的一次公开招聘中成为主持人,从此开始主持夜谈节目。

  2001年向菲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做过“都市森林”、“人物春秋”等栏目。2005年年初,她开始成为“神州夜航”节目的主持人。因为成功劝说逃亡12年的杀人嫌犯辜海军投案自首,向菲今年被公安部授予“金盾新闻特别奖”。

  记者手记:平等是一块磁石

  第一次见到向菲,是在北京的一个看守所里。她用两个紫色小发卡绾住一头流水似的长发,大眼睛总是带着笑意,怎么看也不像一个能“镇得妆的人。

  当时向菲正等待探望暂时看押在此的老余,身后站了一片闻讯赶来的各媒体记者。老余一进来就被这阵势吓坏了,坐下后,穿着拖鞋的两只脚拧成了别扭的八字,只是目光每每寻到向菲的脸时,才会露出一丝笑容。体贴的向菲于是提出:让我俩单独谈谈。

  不甘心得不到消息的其他记者想办法凑到他们谈话的房间门口,从门上一块小窗向里张望,于是就看到了这一幕:老余坐着,向菲时而俯下身,时而蹲下身,而她的视线,始终保持水平。

  作为电台主持人,向菲有着职业化的严谨和温婉,在媒体面前,情绪总是波澜不惊。相比之下,故事里的她显得生动得多也真实得多。而无论是热情还是执拗,无论是敏锐还是率真,你都能感觉到,向菲当时的视线一定也是保持水平。

  这,或许就是她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

  向菲劝导三名在逃嫌犯备忘录

  辜海军,32岁,四川仁寿人

  据辜海军称,12年前,他与工友因琐事发生争执,将对方杀死后潜逃。

  今年2月4日深夜,在逃的辜海军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节目主持人向菲发来短信:向菲,您好,我是一名罪犯,正四处逃亡,现在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望提醒一下……

  向菲随即通过电话多次与辜海军沟通,对其进行劝导。

  13天后,被公安部通缉的辜海军从其逃亡地广东佛山来到北京,在向菲陪同下投案自首,之后被押解回四川。

  袁炳涛,35岁,陕西礼泉人

  据袁炳涛称,4年前,他发现妻子和一名男子睡在一起后,用刀杀死了妻子的情人并将妻子刺伤后逃跑。

  今年2月,向菲播出了辜海军投案自首的专题节目《抉择》,此时同样面临抉择的袁炳涛听到了这期节目。

  一个月后的3月24日23时30分左右,正准备上直播的向菲在节目的短信平台上看见一条短信:向飞(菲)姐你好,我要走辜三(即辜海军)的路。第二天,向菲用自己的手机给袁炳涛发短信询问原因。袁炳涛回短信:我上演了一幕武松传。

  接下来几天,向菲与袁炳涛通过电话和短信密切交流。

  8天后,袁炳涛从陕西来到北京,在向菲陪同下投案自首,之后被押解回陕西。

   余昭明,36岁,江西乐平人

  据余昭明称,6年前,他因为家庭琐事与妻子发生口角,失手把她推倒,使其头部撞到柱子。余昭明立即将妻子送往医院,但仍不治身亡,余昭明随即出逃。

  2005年8月30日,余昭明偶然看到了关于向菲劝说两个在逃杀人嫌犯投案自首的访谈节目。

  经过辗转努力,余昭明获得了向菲的手机号码,9月5日,余昭明发来第一条短信:你要帮帮我生死路。

  接下来,向菲与余昭明开始了频繁通话。

  经过多次反复,13天后,余昭明在今年的中秋节当天终于来到北京,在向菲陪同下投案自首。9月25日,余昭明被押解回江西。

  “我真的不习惯,竟然3支‘大炮’同时对准我。”向菲淡淡笑着,将视线避开几台摄像机的镜头,向门口张望。

  她正在等待见一个人,老余———曾经失手导致妻子死亡,惶惶逃亡了六年,却在向菲13天的劝导下,鼓起勇气向警方自首。

  让很多媒体感兴趣的是:老余并不是第一个在向菲劝导下投案的在逃嫌犯,而是第三个!短短7个月内,先后劝说3名多年在逃的嫌犯投案自首,这让很多人对这个长得柔柔弱弱、平时说话温言细语的电台女主持人刮目相看。她究竟“神”在哪儿呢?

  成千上万的听众中蹦出一个“老余”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儿;但是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

  记者:你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给你打热线、发短信的听众成千上万,你怎么就这么准,能从人群中把老余这样的人“拎”出来?

  向菲:从第一个自首的辜海军的事件发生之后,确实有很多类似的短信,什么“生死就放在你身上了”等等,其实大部分只是打着这样的名义。

  有一个河南新乡的听众发过一条短信说:向菲姐,我和辜三(辜海军一开始和向菲联系时的化名)一样,你能帮我吗?我回了一条短信,很直接:你有什么事直说,撒谎不是好孩子。他怯怯地回了一条:你怎么知道我撒谎了?

  呵呵,其实只是一种小技巧,还真很见效。我对他说,你要找我帮忙可以直说,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其实他的事情非常简单:他想让我帮他打听北京一个做塑料花的公司,因为他长期瘫痪在床,想做塑料花挣点收入。

  我说,这个事情非常好啊,为什么开始要撒谎呢?他说,我想引起你的注意。后来,他非常郑重地跟我道歉了。

  记者:那么也就是说,不管什么难题,只要是听众向你求助,你都会尽力去帮他们?

  向菲:对。我们节目短信平台上的短信我直播时看不完,第二天一定会全看一遍的。当然我也不是万能的,只是用我的方式尽可能帮助他们。比如说我还接到过一些家庭特别贫困的残疾人朋友的求助,我会帮他们联系,转到我们台里的残疾人组等等。

  所以当老余的短信突然发到我的手机上的时候,写的是:你要帮帮我生死路。我完全没有想到他是个在逃犯。当时还心想:呀!生死路,是不是又是老板不给钱了。

  记者:直接发到你的手机上而不是节目平台上,又是一个不认识的号码,还看不懂是说什么,有的人可能就不会回了。要是粗心一点,这件事也可能就过去了。

  向菲:是埃但我当时想,你能够知道我的手机号,如果我不给你回信,我会有失于你的信任。不管我能不能帮到你,我先要问一问是什么事儿。

  记者:你很看重别人对你的信任。

  向菲:对,我觉得这是一个为人处世的原则。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儿;但是做不做,又是一回事儿。

  和老余沟通的第一步就较上了劲

  如果我答应帮你而又帮不到你的话,我觉得是在欺骗你

  记者:和老余的沟通顺利吗?

  向菲:一开始就不顺利。我回短信问他什么事,需要我怎么帮,可他说:你要答应我帮我,我才跟你说事情的经过。

  我又发过去了:你不跟我说是什么事,我又该怎么答应你呢?

  他说:你做事情很有原则,你对我有所保留。

  我又回短信说: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如果我答应帮你而又帮不到你的话,我觉得是在欺骗你。你先告诉我,你是什么事儿,然后我再告诉你,我能帮到什么程度。

  记者:第一步就这么较劲?

  向菲:就这么较劲。其实我完全可以唬唬他,说:没问题,我一定帮你,说吧。绝对有人会这么做的,但我不会。这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话不能随便说,只要是说出来的话,就必须得做到。这已经是我的习惯了,我的朋友都知道这一点,我就是这样建立起一个诚信度。

  后来,他还是明白了我的原则,说短信说不清楚,我要跟你通电话。然后,他就在电话里说了他失手导致妻子死亡的事情。

  记者:他怎么会想到给你打电话呢?为什么会信任你?

  向菲:他看到了浙江钱江都市频道的一期访谈节目,是谈我如何劝辜海军和袁炳涛自首的事情。这三个人其实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但这种信任是很浅层的,仅仅是两个人起到的影响作用,让他想要效仿。

  其实余昭明不像那两个人,他在接触我之前,没有听过我的节目,没有听过我的声音,就看了那一期电视节目,还没有看完整。按他的话说,都没看清楚正脸。

  但他关心的是什么?是这两个人,一个逃了12年,一个逃了4年,怎么就自首了呢?他感觉,他找到了这个他要找的人。

  记者:你觉得他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

  向菲:这个人肯定不会伤害他。他发现,我没有伤害这两个人。第二就是能够信任。他发现这两个人都信任我,就想,他们两个怎么能听她的?她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两个人犯的事儿比我还大呢,都能跟她说,那我是不是也能跟她说?

  就是这样一种类比,让他觉得我是他要找的人。但他也有担心,因为之前没有任何的接触。

  根据各人特点攻心为上

  既需要你循循善诱,掰开了揉碎了讲,也需要给他一个强大的声音:你不能再逃!

  记者:你知道他的事情之后,是直接劝他自首,还是采取了迂回战术?

  向菲:我没有考虑过用什么战术方案,就是想帮他放下心理负担。老余当时的心理状况真是焦躁到了极点。8月30日看了那个电视节目之后,他就不上班了,跟老板吵架,说不干了,没心情。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天天就是只吃一顿饭或两顿饭,然后就睡觉,醒了就坐在那儿想,困了再接着睡。

  来来回回考虑了整整6天,一直到9月5日他才给我发第一个短信。这个过程中他还在不断询问我的电话号码。

  记者:通上话以后,你是怎么说服他的呢?

  向菲:我就问他,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呀?他说是孩子问题。

  他有三个孩子,他跑的时候,大的10岁,小的才6岁。老婆已经“走”了,他的老妈妈今年上半年也“走”了,80岁的老父亲没有一点儿劳作能力,家庭的全部经济收入就来源于东家借点儿,西家给点儿。他在外打工的收入还不能以他的名义寄回去,都是辗转地送回去。

  他知道投案自首对自己有好处,但他的说法是:我不能太自私,不能害了三个孩子。他担心自己关进去以后,三个孩子没饭吃,饿死了怎么办?没学上,以后走歪路怎么办?

  我特别能理解他的想法,父亲当然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能吃饱穿暖,但他没考虑到的是,给孩子带来的负面东西是什么。

  那好,我就跟他谈,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好,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对他说,你的三个孩子现在在家乡抬不起头来,对不对?因为爸爸是逃犯。你在外面现在能打零工,挣点钱,但有一天如果你病了,出点儿什么意外,他们连自己的爸爸在哪儿都不知道。这个时候你的孩子怎么办?那就没有指望了,因为你这人没有了。

  再做一个假设:你再逃几年,孩子大了怎么办?成年之后他们想见你,你能见吗?那会让孩子犯“包庇罪”!你这辈子到这里想破罐子破摔,但这会让你的三个孩子受牵连,这是不是你的初衷呢?这些问题是他从来没想到过的,如果想得到,早就有决定了。这其实就需要旁人的点拨。

  记者:攻心为上。

  向菲:对。我没有对他说,你的罪不重,进去之后还有机会出来,因为他的症结不是这些。所以要从孩子这里入手,这是突破口。

  其实这三个人各有特点。

  辜海军是温和派,他就是:我迷路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你就是他的大姐姐,你说什么他基本上都能接受。他那时候更多的是消沉,甚至想自杀,我要做的就是鼓励他———只要你去自首,那些你渴望的美好东西都有可能会属于你。一个人连命都不要,你还怕自首坐几年牢吗?

  袁炳涛不一样,要用一个词形容他,就是“外强中干”。表面上他是大张旗鼓、斩钉截铁地说:我要自首!但同时他内心又有这样一个声音:这样做对不对啊?他的内心非常脆弱。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他更强的声音告诉他:你这么做是对的!如果不这么做,最终什么结果你自己明白。

  而老余呢?那就更复杂了。既需要你循循善诱,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讲他不明白的东西、想不到的东西,也需要给他一个强大的声音,告诉他:你不能再逃!因为这三人中他是唯一没有老婆能帮着带孩子的,所以他的顾虑非常大。

  气得叉着腰骂也不选择放弃

  没有人去跟他讲这个道理,所以很容易一下说通了,但真正接受还需要时间

  记者:听说你还骂过老余?

  向菲:(笑)是。我骂他:没良心,无情无义,自私自利。

  记者:这是你的一种策略,还是你真给气着了?

  向菲:真是把我气着了,气得胃疼。因为他车轱辘话又回去了,那13天中间,他反反复复有两三次,我真就是举着电话、叉着腰在那里骂他。我平时说话都是不紧不慢的,我们同事都说我属于“温吞水”,再生气的事都不生气。他能把我气成那样,还真是太不容易了。

  我对他说,你打着孩子的幌子,其实你是极端自私。他就说,你说得不对,我就是为了我的孩子。

  其实也是,我们俩的症结就在这儿。他只看到了1,而我一下给他蹦到了2。他不是故意装出已经下决心的假象,而是6年当中没有人去跟他讲这个道理,所以很容易一下说通了,但真正接受还需要时间。

  但这个过程中,他会道歉,会安慰你,还会关心人。他会问你:吃饭了没有?还在加班啊?

  道理和友谊,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他就不可能回去了。曾经有一次反复之后他说,我本来已经打算重新打起精神要逃了,但就是放不下,就跟没魂了似的,你的话老在我脑子里响,我再也回不到原来那种状态了。

  记者:在看守所里他曾经说过,有时候他故意说一些话气你,是希望你放弃他。

  向菲:对,这是我当时没想到的。

  记者:为什么好几次你都气成那样了,觉得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你却还是不放弃,还要坚持?

  向菲:因为跟我接触的可能只是老余一个人,但是他的一个决定会给很多的人造成影响。他的老父亲、他的孩子们,就算看在他们的分上,我也不能放弃。

  记者:这三个人的家你都去探望过,有什么深刻的感触?

  向菲:就是家人背负的压力实在太重了,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如果他们再逃的话,结局要么就是一个惊天霹雷,被抓住了;要么就是客死他乡。他们的逃亡路是没有终点的,而他们家人的痛苦也是没有终点的。他们做出自首的决定之后,不管判多少年,他们的家人其实都会松口气,因为有了一个终点可以盼望。

  记者:没有谁的家人会埋怨你让他们的亲人失去自由吗?

  向菲:没有,他们都很感谢我。像辜海军的老婆已经被我“发展”成听众了,现在差不多每天会给我发一个短信:提醒我注意身体等等。他们会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谢意。这让我更坚定,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是对的。

  记者:你自己的家人会放心你和“危险人物”来往吗?

  向菲:我一般报喜不报忧,事情进行过程中,一般不让家人知道。至于我的安全问题,我有一个非常好的集体,一棵非常好的“大树”,会有人替我考虑。

  虽然我做节目会听到比别人更多的苦恼和阴暗面,但我相信人都有向善的一面。就算是杀人、逃亡的人,你看老余不是一样会非常关心他的家人吗?当你不是一味排斥而是认真去探究他们犯罪的原因时,自然而然你的恐惧就没有了。

  向菲对于“向菲现象”的思考

  记者:有人现在都开始把你做的这些事,概括成“向菲现象”了。

  向菲:这个词用得有些重了,但我自己在和这三个人的交往当中,确实也思考了很多。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这些在逃的人,如果能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走上正路,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够更早些,在预防犯罪或者预防别人做错事上多做一点的话,我想会更有意义。

  现代人的压力都特别大,心情容易浮躁。就像这杯子里的水,现在每个人的杯子都快倒满了。如果没有宣泄的渠道,这个时候只要投进小小的一块石头,就会溢出来。要解决这种状态,除了自己要学会控制、疏导、调节之外,我们的社会应该提供这样一种环境和途径。

  记者:有人觉得你很“神”,能把死结都打开。

  向菲:其实我真的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生活中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孩子,节目中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主持人。但我有拿来主义的精神,大量阅读,而且别人身上闪光的东西要善于吸取,人家几十年的经验和人生阅历,我拿过来,消化一下再输出去,那就是我的。这是一种讨巧的方式,能让自己很快地成长。

  一个好的倾听者一定要有真诚的态度,要尊重对方,还要有耐心。另外更关键的一点,自己也要有原则和思想。他们不是单单想找一个录音机,我觉得还要有收录机的功能,听进去以后,还要有一些建议和想法能够说出来。

  我也有烦恼和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我怎么办?我会找我的“收录机”,我有家人、朋友、同事、老师。你也可以成为他人的收录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收录机的话,(深吸一口气,很灿烂地笑起来)那就太好啦……(乐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