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剑”出鞘 装甲师激战内蒙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4:25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中国“北剑—2005”军事演习27日上午10时20分在位于内蒙古草原深处的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进行。“北剑—2005”军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装甲师实兵对抗演习,充分展现了中国军队装甲兵在现代战争中的整体突击能力。来自24个周边和西方主要国家的40名军事观察员应邀观摩演习。

  兵力上万 车辆千台

  记者在演习现场看到,经过长途机动的坦克、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加榴炮、榴弹炮和高射炮,整齐地排列在演习地域。据了解,参加对抗演习的总兵力达16000人,参演坦克、装甲车、各种火炮数百台,轮式车辆上千辆。

  此次演习为北京军区年度例行性演习,课题为“‘蓝军’加强装甲师和空降兵机动进攻战斗与‘红军’加强装甲师机动反击战斗”。对抗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红军”纵深攻击、机动制敌与“蓝军”前出展开、合力反击;“红军”综合打击、联合攻坚与“蓝军”阻反结合、机动抗击;“蓝军”快速隐蔽空降、适时合力反击围割与“红军”快速实施反空降、有效组织破敌。

  演习开始后,在方圆上千平方公里的演习地域,马达轰鸣、硝烟弥漫。双方装甲师编程内的坦克兵、装甲步兵、炮兵、高射炮兵,相互依存,伴随机动,保证了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

  据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后期就建立坦克师,但在建国后的历次军事演习中,却从未进行过装甲师规模的实兵对抗。此次装甲师对抗演习表明,装甲兵已成为中国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它使中国军队的作战样式和战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外国观察员为军演“挑刺”

  27日上午,当来自朝鲜、印度、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以色列、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24国军事观察员来到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时,他们对中国军队的开放和透明程度感到吃惊。在这嘲不设观摩台”的演习中,他们可以在演习现场随意观摩每一个作战要素、每一个作战单元。这是中国军队迄今为止邀请国家最多、展示规模最大、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演习。

  我军例行性实战演习向外军作战部队指挥员全方位开放并对演习进行评议,在我军历史上这也是第一次。基地司令员谢勇大校说:“演习不怕暴露问题。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是演习的目的之一。”“评委”们也没有隐瞒自己的观点,毫不迟疑地提出了中国军队在演习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俄罗斯第98空降师师长连佐夫少将询问中国空降军部队指挥员叶宇新中校:“在进行空投时,你们人员和装备的着陆点似乎距离过大,不利于空降部队的收拢集结。如遭遇敌人袭击,将非常危险。”叶宇新回答:“这是由于今天风力过大造成的。但这也是不允许的,我们正在采取措施克服风力对空降着陆点的影响。”

  此外,“评委”们表达更多的是对中国军队的赞赏。英国陆军装甲中心主任沃海姆上校说:“自信,是一支强大军队必须具备的素质。这场演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队新的进步。”

  解读· “北剑—2005”

  此次演习为何命名为“北剑—2005”?这一代号背后蕴涵着什么意义?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光谦表示,此次演习在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使用“北剑—2005”作为代号,清楚表明演习地点在中国北方,“剑”是突击性力量的代表,表示这是有装甲部队参加的演习。这次演习采用开放式实地观摩方式,不设预案、不搞预演、不设观摩台,外军观察员所见所闻完全是我军演习现场的真实情况。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