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零部件出口将建预警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8:51 每日新报

  200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召开吴静芳姜宝成

  新报讯今后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风向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业界十分关注的话题昨天在泰达得到了诠释。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的“200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津开幕。来自国内15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近800名国内外业内人士,就今后五年中国汽车产
业将如何发展及相关焦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以往类似的汽车专业论坛不同的是,本次论坛跳出了汽车生产、销售等具体环节,而是站在产业发展的高起点上研讨5年内,在政策制定及产业发展战略方面提出设想和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在向论坛提供的发言稿中表示,从汽车产业的发展规模上看,预计2010年国内汽车市场需求量为800到 900万辆,汽车保有量达到 5500万辆左右,汽车化水平达到 40辆/千人,汽车工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提高2.5%。

  零部件出口将有预警

  尽管目前我国在汽车出口方面还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汽车产业就不会受到国外进口产品的冲击。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表示,随着我国整车及零部件出口数量的加大,如何运用贸易救急措施和其他各项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将成为今后汽车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她表示,去年整车出口已经超过了 40万辆,出口额达到 7.8亿美元,零部件出口是44.1亿美元,整车出口数量中已经占到8.1%,出口的增幅较快。我国的一些零部件,像轴承、刹车片等等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比较强的竞争力,随着出口的增加,国外对我国出口的整车及零部件发起这种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调查可能性也在增加。因此,对中国汽车出口是一个危险信号。今后,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将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继续开展产业竞争力评价。

  此前,把预警重点放在汽车整车方面,下一步特别要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预警模型和评价系统的建设,要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把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预警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预警模型和评价系统,使国内汽车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更加完善。

  环保汽车标准陆续出台

  汽油价格的上涨让有车族发出买得起车,养不起车的感叹,让准车主增强了持币待购的决心,同时,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也预示着市场呼唤“绿色环保”汽车的普及。更重要的是,曾经受到“排挤”的小排量汽车今后将得到大力推广。

  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将积极支持低排放、低油耗、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全面实施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国家标准委工交部主任殷明汉透露,国家标准委将在10月14日发布相关规定,规范标准制定和发布程序,加强对强制性标准的管理。今后,国家还将制定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的限制标准和轻型汽车燃料消耗的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采取惩罚性经济措施。

  同时,国家将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清洁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支持鼓励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绿色柴油和燃料电池,以及使用更低排放技术的车辆的使用。

  加大载用车的环保监管力度,实施更为严格的机动车环保年检制度,加强对使用频繁排放超标车辆的监管,加快老旧车的淘汰工作。

  有关人士表示,到2008年将实施第三阶段尾气排放标准,北京、上海等部分大城市会提前实施;2010年行业掌握第四阶段尾气排放标准相关技术,部分大城市实施标准将与国际接轨;2010年汽车噪声排放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鼓励发展自主品牌

  “我们的汽车不仅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还要有知识含量。车卖出去了,出现问题无法应对是不行的。”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国内汽车行业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的路线不会改变,但对于企业来讲,必须要注意技术的含金量。他表示,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只有知识产权,而在研发能力上有些欠缺;有开发样车的本领,而在总成部件等方面不成体系。如果出口到国外市场,有些问题就缺乏解决方案了。因此,国内企业要将这一问题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在资金、人才等多方面予以完善。

  尽管昨天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没有给出具体的鼓励政策,但据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提交的发言稿来看,今后5年,国家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加大其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力度,帮助企业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新报记者吴静芳新报记者姜宝成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