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行动 国学有国学的种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11:02 南方周末

  9月22日南方周末《从“国学大师”说到“国学”》(宋志坚)一文,列出葛剑雄对国学概念的阐释,“……但‘ 国学’的基本领域应该是中国传统的学问,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葛先生又认为:季先生“学的是梵文,研究的重点是古代 印度”,因此,称季先生为“国学大师”,就让他想起了前几年从北大听来的一则笑话:“现在印度归咱们中国了”。

  宋文反驳说,季先生研究涉及的领域,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几乎是绝学,所出版
的学术著作在文化交流、佛教、 语言学等方面均成一家之言。佛教的传入,影响中国的儒、道……乃国学也,则称季羡林为“国学大师”,就无须“印度归咱 们中国”;汉族文化与他种文化会合显博大。故须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国学或中国传统的学问”。要不,所谓“国学”,就 会因为将众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排斥在外而狭化为“汉”学;还会因为将儒学之外的道教文化、佛家文化,以至于在“正统 ”的儒家看来是“离经叛道”的那一类学者的学问一概排斥在外而再由“汉”学狭化为儒学,如此纯而又纯,所谓的“国学” ,最终或许会萎缩为孔学。此文问题多多。

  其实,葛剑雄先生对国学的定义,是简捷而剀切、概括得宜的,如果不是抬杠,当无更为简明的解释了。而季老之学 ,自有其独到之处,非国学可以涵盖,它自成一家自成一派,他种学问的大师也是大师,何必跻身国字店呢。阁下收其入国学 系列,反而忽视了他的真价值。就季先生而言,说他是佛学大学者,宗教学大家,皆无不可,若谓国学,则混异为同,混多为 一,强抹学术应有之界限,使之没有区别了。

  任何一种学术系列,从研究的技术上俱可广采他学的优势,但从根底上而言,其性质却是狭隘的。一锅烩的结果,往 往是消灭特色,或者大而无当。

  传统的中国学问包含了六经及其以外的重要儒书、周末诸子哲学、小学(历代文字之变迁)、两汉之今古文及其混合 后南北学之对峙、历代文学及文体之演变、宋儒解经存在的问题、史学(历代史部之著作,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众手修 史之流弊,史论之流别)、元代之戏曲……直至清代之朴学、清末攘夷大义的学术背景——经史子集四部及其衍生的学术。它 也是随时代进化而演变的,即今可谓浩如烟海,虽也有次序可循,却也烦琐庞杂异常,仅汉学为宋学所取代、宋学又为朴学所 逆动,已呈循环无端之象,怎可谓之纯而又纯呢?至于萎缩为孔学,那倒还闻所未闻。

  章太炎当其初具国学大师之规模时,才在宋恕的劝谕之下涉猎佛学,进而覃思精研,即感其渊茂。佛学同样博大精深 ,它是与国学并列的学术体系,不可能因学术交叉而收编之。且章氏的学术基础也不因佛学而奠定。道(家)学以及无论怎样 中国化的佛学,都还是独立的学术体系。再说您要收编,对方可怕还不领情。极而喻之,也不能要求皮革厂生产台风式战斗机 ,也不好要求兵器厂生产荞麦馒头,虽然它们都是“企业”,但是,什么藤上结什么瓜,种属不同嘛。

  晚清国学在扩大其体能与规模,但这种吸收是善性的,渐进的,辨证的,事实上也是谨慎的;晚清重视两西之学,泰 西即欧美的,西方的即印度的。但是从不敢收编与国学平起平坐的体系,虽然其渗透已经相当深入了。若按宋文观点,则卢梭 、赫胥黎、密尔、斯宾塞……皆可编入国学之战斗序列,这太令人发噱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