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姐弟三人从上访钉子户到致富领头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12:19 新华网 | |||||||||
新华网沈阳9月29日电 (记者范春生、王炳美) 最近,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哈拉哈村农民朱艳辉给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于洋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我们遇到于书记这样的好干部,这是我们姐弟三人不幸中的万幸。” 就在两年多前,朱艳辉还带着妹妹朱艳红、弟弟朱文强,接过父母的上访“接力棒”,奔沈阳,进北京,甚至将阜新市信访办的牌子扛到家里,成为当地有名的上访“钉子户
如今,在于洋“一对一”帮扶下,春风化雨,姐弟三人不仅息访,还成了致富领头人。朱艳辉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村民不论有大事小情都要找她这个“片长”商量。 敌视 9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哈拉哈村朱家洼子屯时,朱艳辉刚从地里割高粱回来,她的弟弟朱文强也刚刚放羊归来。 朱艳辉姐弟介绍,父亲朱国学、母亲刘瑞芹一直认为村干部分配土地不公,同时镇里在收缴农业税时多收了3亩的钱,镇政府还通过县法院强制收缴农民生活物品顶替农业税,从而引起了全家的强烈不满。自1991年起,朱国学夫妇扔下锄具常年上访,并于2000年1月在上访路上一时想不开,双双喝农药死亡。 “为了讨个说法,在我二姐朱艳辉的带领下,我们姐弟拿起父母的‘接力棒’,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朱文强说。 朱家两代人上访,引起了上级领导重视,相关领导多次做过批示。2003年初,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上访老户建立“联民岗”,于洋主动要求把这家“钉子户”作为自己的“联民岗”,结帮扶对子。 于洋第一次踏进朱家的大门时,映入眼帘的是东倒西歪的院墙,牲畜的粪便到处都是,破旧的房屋墙皮脱落,顶棚破漏,叫人心酸。“刚见到他们时,姐弟仨流露的是敌视的眼神、冷漠的表情。要想很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于洋这样回忆自己第一次来朱家的情景。 朱艳辉在题为“于书记心里装着我们”的感谢信中说:“我们上访多年,发现有的干部见了我们姐弟三人简直像见到了瘟神似的。于书记见了我们可不是这样,他能说出我们老百姓的话,能为我们分难解忧。” 感化 朱艳辉的父母曾当过生产队长和妇女主任,家境原本不错。因两代人持续上访,田地荒芜,家境败落。“那几年我领着妹妹、弟弟从外面上访回来后,一进屋就锁上门,我们知道乡亲们都躲着我们,我们也就把自己封闭起来。”朱艳辉一想起当年的落魄场景,就心酸不已。 于洋第一次来到朱艳辉家,是2003年的农历三月十九。当时朱家姐弟刚从收容所里出来,心情极度消沉。朱文强告诉记者:“于书记第一次到了我那又脏又乱的家,他一点也没嫌弃,进屋后就坐到炕上,端起脏水杯喝了起来。他还和我们说,以后不要叫于书记了,就叫我大哥吧。在这以前,来我家的干部也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人和我们说过这样的话。” “多年上访,我们一个圆满的家庭弄得家破人亡,哪个干部不怕受牵连,于书记没有怕。他没有嫌弃我们,真的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来看。”这是于洋令朱艳辉姐弟感触最深的一点。 从那以后,于洋基本上每星期去朱家一至两次,帮他们立了账本,与他们姐弟仨谈人生、讲致富,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改变着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2003年“五一”期间,于洋对朱艳辉姐弟有点儿不放心,担心他们再去上访,就到家里探望。朱艳辉诚恳地说:“于哥,你对我们这样好,我再去上访,那还叫人吗?” 变迁 于洋在走进朱艳辉家前,查阅了她家多年上访和省、市、县处理其上访的相关材料,分析了朱家两代人上访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当年不缴农业税,还是在调整土地上纠缠不止,其真正根源是由于贫困。唯有以感情投入为突破口,以转化作风为切入点,以扶贫帮困为重点,动真情、办实事,才能让朱家三姐弟彻底息访罢诉,投入新生活。 9月22日下午,朱文强兴奋地领着记者来到房后,指着一群羊说:“这就是于哥帮我整的小尾寒羊,现在连大带小一共38只,这羊平均一年下三窝羔儿,到明年这个时候估摸能达到100来只。” 于洋在对朱家三姐弟一边开展思想工作的同时,一边抓紧启动扶持的生产项目。首先,在朱家院内东侧建成了60平方米的三间标准羊舍,同时在院内两侧、与东侧羊舍拉齐,建成60平方米的标准猪舍。另外,在朱家院内两侧用石头和砖砌成院墙,让镇里给朱家送去纸张、涂料等,糊住了住房顶棚,粉刷了墙壁,地面铺了砖,室内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于洋协调扶贫部门安排了5000元资金,购买了10只小尾寒羊种羊,送到朱艳辉手中。 “为了沟通方便,于哥给我们安了一部电话,最使我感动的是给我弟弟找活干,我弟弟买了一辆三轮车,他不仅帮办证和牌子,还从自己兜里拿了1500元钱让我们加油。” 据介绍,于洋帮扶朱家一年多只花了2万多元,远远低于此前相关部门用于朱家接访、处理的费用。于洋的体会是,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对未来充满希望。 提起于洋这个“大恩人”,朱艳辉说:“自从他走入我们家后,我觉得精神上有了力量,心里有了支柱。他时刻都在想着我们,让我们尽快过上好日子!”27岁的朱文强更是直率:“如果没有于哥,你们就可能见不到我了,因为我那段时间满脑子想着干‘傻’事。” 临别朱家时,朱艳辉、朱文强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羊年饲养量100只算,出售50至70只,每只200元计算,养羊每年可收入1万元左右;文强在闲暇季节到城里开车拉活儿,每天能挣六七十元,按每月出工20天计算,每月纯收入近1500元;12亩玉米、3亩高粱连年丰收……家庭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 朱家的变化,在哈拉哈村干部和群众中间产生极大反响。村妇女主任兼计生主任王桂芳说:“艳辉现在是村里的‘片长’,去年6月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个上访‘钉子户’成为致富示范户,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两个字——‘温暖’,于书记用自己言行感化了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