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之基 携手齐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1日08:52 解放日报

  今天,是共和国56周年的诞辰;

  今天,是中华儿女56民族共庆的佳节;

  追忆来路——

  知否,“上海”之称,就是出自一位名叫仆散翰文的女真人(满族前身)之手?公元1290年,这位时任元朝的松江知府,以“华亭地大,民众难理”写奏请另置上海县。就此,上海第一次名上中华之版图。

  国家繁荣昌盛,上海和谐发展,离不开各民族携手齐心共奋斗。

  这座城市,有他们的付出

  上海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回族。据《上海通志》载,宋元间,便有回民来上海。到今天,全市已有5.7万多名回民,占全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的55.5%,人才辈出。79岁的中科院院士蒋锡夔便是杰出的回族科学家。记者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见到了这位满头白发的老者。

  蒋老出生于回族世家。先祖蒋寿山,当年居于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汉学派的发源地南京,因帮助太平军代运粮饷而致富,外号“蒋半城”。蒋老记得,大概是祖父这一辈迁到了上海,从此蒋家和这座城市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蒋老的父亲蒋国榜,国学大师马一浮的弟子,对儒学和佛学浸淫极深,是当时著名的“回儒”。蒋国榜还是位卓越的爱国者,抗战时曾率家人及亲友缝制棉衣棉被支援淞沪前线,并在上海慷慨办义学、资助孤儿和建造公墓殡舍等。

  1952年,蒋老在美国获华盛顿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55年,在中国政府努力下,蒋锡夔和钱学森、赵忠尧、师昌绪等,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得以归国的科学家。“回国前,美国一个国会官员找到我,叫我留在那里,还保证给我找个漂亮老婆。我告诉他,我出国留学,就是为了报效祖国……”

  回国后,蒋老率领的科学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飞机与导弹必需的材料航天氟橡胶和氟塑料。1978年,蒋老在上海创建了中科院第一个物理有机研究所。2002年,已连续空缺四届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颁给了蒋老带领的课题组。蒋老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回族科学家。

  何止是一个蒋锡夔。700多年来,上海少数民族为上海的发展和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元代,松江知府、女真人仆散翰文奏请中央建上海县,奠定了上海以独立的行政建制发展的基础;明代,广西诸州的壮族“狼兵”和湖南永顺的土家族士兵,曾为松江地区抗击倭寇英勇奋战;清代,上海道、满族人李廷敬喜交名流,形成了上海第一个文艺团体……

  今天的上海,少数民族俊杰活跃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总指挥李相荣,朝鲜族;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顾玉东,满族;著名作家沙叶新、陈村,回族;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教授、长江学者翦知盡,维吾尔族……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中,有他们全心全力的汗水与付出。

  上海不是他乡,是家乡

  这个国庆节,土家族汉子戴永忠准备这么过:带着手下300多个土家族、苗族和汉族职工,一起当一回“刘姥姥”,游大观园。“回来再搞一次民族大联欢,我们好多土家族汉子会跳传统的摆手舞,跳得可好1

  戴永忠是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重庆承包公司经理,手下380多个职工,土家族占了大多数。这些土家族汉子,基本都来自他的家乡———重庆市土家族、苗族集居地黔江区。17年前,20岁的戴永忠作为公司招收的第一批少数民族农民工,走出了巴山蜀水间的土家吊脚楼。“到大上海吃供应粮,那是村里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没想到给我遇上了。”

  土家汉子能吃苦,戴永忠几乎年年是先进工作者,工作之余自学,还拿到了全亚洲都承认的特种机械操作证,从一名普通的装卸工到承包队队长,再到今天的公司经理,戴永忠被这座城市改变了命运,也依靠自己的努力,日渐融入这座城市。今天的戴永忠,家在重庆,工作在上海,和妻儿两地分居,却没想过要离开上海。问他为什么?他说,你来我们的宿舍看看吧,有电视、空调……上海给了我太多,我舍不得离开。

  全上海只有14个赫哲族人,陈欣堂是其中一个。他肯定地告诉记者,做生鱼片的三文鱼在赫哲人那儿管叫大马哈鱼,每年10月从日本海回流到乌苏里江,赫哲人捕了后喜欢整条腌了吃。不过,陈欣堂可从没在乌苏里江上打过鱼,他母亲是赫哲族,父亲是上海人,他出生在北京,1991年到上海上大学后做了“新上海人”。他总结说,自己是民族融合、碰撞和提升的产物。

  董明德,上海15个撒拉族人中的一个。他父亲上世纪30年代从甘肃逃荒到了上海,到出生在上海的董明德这一代,成了地道的上海人———一口沪语,娶了个上海妻子,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工作了24年。这个撒拉族人,既不会吹“口细”(撒拉族的乐器),也不会唱“玉尔”(撒拉族的情歌),但保留了吃清真食品和过开斋节的习俗,而且让汉族的妻子也“嫁鸡随鸡”,陪着他吃了十来年的清真饭菜。“菜场有清真专柜,清真饭馆也很多,杨同兴、回风楼……上海不是他乡,是家乡。”

  关怀中,越活越滋润

  记者眼前这位人到中年的女子,依然有傣家阿妹独特的风韵,听记者赞她漂亮,上海市民委的主任科员依映连连摆手:“不行了,上海太养人,胖得嘞,傣裙都穿不上了。”

  她的普通话里,有淡淡的上海口音。也难怪,这普通话是跟着上海人学的。1986年,依映跟着身为上海知青的丈夫,从家乡云南西双版纳孟腊来到了上海。“那时候真叫惨啊,不会讲普通话,听不懂上海话。”第一天上班,依映上了公交车,听不懂售票员报站,又怕坐过站,只能一站站数,手指不够用,恨不得脚趾也用上。单位分给她的工作是接电话,可每次电话响,依映听着像警铃,头皮发麻,三个月,都是隔壁的同事跑来火线救急。谁说上海人瞧不起外地媳妇,同事一句句教她普通话,婆婆手把手教她家务活,傣家姑娘依映在上海,越活越滋润。

  在吴江路路口摆饮料摊的蓝仙珍是畲族人。这个大多数上海人觉得陌生的少数民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山区。蓝仙珍的老家,就在浙江衢州常山县五里泉目山,离上海不过6个小时的车程。

  蓝仙珍最近有件高兴的事,儿子上了上海地区唯一一所寄宿制民族中学———回民中学,而且,不用交任何赞助费。“我和丈夫来上海10年了,一直做小生意,现在还在租房子祝上海户口?哪敢想埃可小孩大了,上学就日益成了心玻后来长乐路小学的教导主任告诉我说,回民中学初中部面向全市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不论户籍,我乐坏了,那可是区重点啊1

  仫佬族的吴鲜琼,从广西宜州嫁到上海14年了,也一直做小生意。1994年,丈夫下岗,两个人一起守小摊,日子过得很紧巴。去年7月,吴鲜琼原先卖菜的菜场搬走了,连小摊也摆不下去。吴鲜琼第一次走进居委会的大门,负责接待的殷大姐,一口答应替她找工作:“回家等着吧。”十天后,两份工作摆在了她眼前:一份是超市收银员,另一份,是加油站加油工……

  在上海,少数民族不仅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得到尊重,他们,尤其是其中的弱势群体,也体会到了那实实在在的爱与关怀。

  淡淡的芳香,默默散发

  听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蒙古族萨俨老师的“迷你希望学校”又要开学了,记者一大早赶到免费提供教室的海南中学,却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一贯身体健朗的萨俨老师,刚刚查出癌症,进了医院。

  可“迷你希望学校”照样在上课,课堂里的11个孩子,来自汉、满、蒙、回四个民族,活脱脱的“多民族课堂”。代替萨俨老师讲课的,是她目盲的丈夫———72岁的上海老先生胡东。他也是教师出身,和萨俨老师一起在西藏、新疆支教8年。1998年退休返沪后,胡老师支持老伴开设“迷你希望学校”,为那些家境困难、尤其是来自少数民族家庭的孩子补课。

  7年来,萨俨老师把她的爱带给了孩子们。满族小女孩胡阳,曾在萨俨老师家吃住一个冬天,现在上初三的胡阳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汉族女孩周晓艳,家住嘉定江桥镇,每次补完课,回家还要萨俨老师掏车费……

  “投桃报李一笑过,深悟快乐在其中”,萨俨老师以一生诉说着这条格言。

  49岁的雷小莲,1976年从广西嫁到崇明,是岛上的第一个壮族人。但她的出名,却缘于“做媒”。近30年来,在她介绍下,30来个壮族女孩与崇明男青年喜结良缘。这不,这个国庆节,又有一位农场的大龄男青年,想托她说个壮族媳妇了。

  姐妹们到了崇明,有困难总是找雷小莲这位红娘。1994年,壮族姐妹梁雪琼骨髓炎复发,雷小莲取出家里全部积蓄,又募集数千元,帮梁雪琼度过了难关。众望所归,雷小莲当上了少数民族联络组组长。她说,壮族姑娘们能到崇明来,是一种缘分,作为“崇明壮族第一人”,她有责任呵护这个缘分。

  上海20万少数民族中,还有许多个萨俨老师和雷小莲,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辉煌业绩,但他们在这座城市的许多角落,默默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集成 尤莼洁)

  记者手记不是去找“五朵金花”

  沪上今天有多少少数民族?

  记者驱车去徐泾。不是去找“五朵金花”,而是去找一位阿昌族小伙郑加捃。两年前,20岁的他走出云南德宏的大山,来沪上打工寻发展。

  不巧的是,他回云南探家去了。记者此行的收获,还证实了两年前来沪的一位德昂族兄弟,已在徐泾买了房。

  加上德昂族和阿昌族,沪上集齐了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0万,常住人口10万,流动人口10万,”上海市民族宗教委主任周富长告诉记者,“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上海的少数民族是21个。”

  上海,这个共和国的窗口,始终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之精义,汇聚各族儿女,到56个民族齐聚沪上,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可磨灭,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发展了上海的经济,创造了上海的文化,共同缔造了上海。

  不可磨灭,是各族人民团结融合,平等互助,携手并进,谱就新世纪上海社会和谐科学发展之新曲……

  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激励上海各族人民为实现上海新世纪宏伟蓝图再创新辉煌。

  本报记者 刘徐琪忠 梁建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