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市民生活进入“卡”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4日09:42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陈春艳)黄金周期间,银行卡交易再现高峰。据上海农行统计,黄金周第一天,该行600多台ATM机存取款达到1.3亿元,其中闵行的一台取款机一天就“吐”出120万元。同日,市工行数据显示,本市各类牡丹卡一天内刷卡消费近7万次,金额7千多万元,刷卡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加42%和29%,上升幅度相当明显。

  逛街购物,刷刷银行卡就可完成支付;搭乘公交车,一张交通卡就可畅通无阻;出
门旅游,一张保险卡就可通过短信随时随地买保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卡”片们已经逐渐代替现金,成为上海市民钱包的主角,市民生活已经普遍进入“卡”时代。以银行卡为例,有统计显示,目前全市银行卡的总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张,按照上海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持有的银行卡超过3张。而另一种常见的交通一卡通,总量达到1600万张,上海市民人均持有一张交通卡。

  一张张卡片,折射着上海市民消费能力的迅速增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每个黄金周,上海银行卡的提现额和刷卡额双双以至少20%的速度递增。国际卡的出现,更是激发了市民境外消费的欲望。市中行告诉记者,今年1—8月,该行的国际卡持有人在海外,一共“刷”了72亿港币。与此同时,上海人对于“卡”的热情,已经使小小的“卡”片成为上海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陆家嘴CBD为核心的金融前台功能区和以上海银行卡产业园为载体的国际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作为全国银行卡产业中心的集聚效应也逐步体现。而看中上海市场的巨大潜力,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在沪设立全国性的信用卡中心,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抹亮点。

  电子消费日新月异,卡的种类也花样百出。以银行卡为例,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告诉记者,他们曾经发行过的银行卡有34种,市农行曾经发行过的卡达到20多种。但规模激增带来新的问题。电子消费的出现,本来是为了给钱包减负,但名目繁多的“卡”片,却给钱包带来新的负担。同时每一张“电子钱包”的背后,都需要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日趋臃肿的“卡”片队伍,也已经使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不堪重负。事实上,有数据显示,庞大的银行卡群体中,至少有80%属于极少使用的睡眠卡。

  无论是银行,还是市民,都感到了为卡片“瘦身”的必要。

  由“厚”到“北,“卡”时代开始从最初的注重规模扩张,向集约化发展,一嘲瘦身”行动已经拉开序幕。从今年 10月 1日开始,中行开始对借记卡征收年费,此前,工行和建行也相继宣布对借记卡收费。银行方面表示,收费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市民清理手中的“睡眠”卡,节约资源。与此同时,各种综合性理财卡相继露面,一张银行卡,就具备了以往不同银行卡的功能。不少银行卡已经开始超越金融服务的范畴,集中了酒店预定、商店折扣、贵宾登机、全球秘书等附加功能。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最新推出的一种手机钱包,可以将手机与某张银行卡绑定,这样一来,以后只需按按手机,就可完成部分小额支付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