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假过半,心情还好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4日09:52 解放日报

  悠悠长假过半,身边不少人犯起嘀咕来:“十·一”行将结束,平时紧绷的心情刚得到些舒缓,又要再次调整到工作状态。告别长假前期的兴奋悠闲,从今天起,心底常会泛起几许焦虑与担忧,玩兴正浓时,关于工作的种种考虑会不由自主地涌现。轻松长假,要避免心情大起大落、忽上忽下,心理也得吸点“新鲜氧气”。

  ——编者

  

  调低期望值,为心情减压

   每到“五·一”、“十·一”的长假后半期,人的心情最易泛起波澜。调节稍有不当,即会在节后产生头晕、脑涨、浑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焦虑、烦躁等情绪,这便是近年来被人们所熟知的“假后综合征”。假日后三天,如何调节心理状态、该开展哪些活动对摆脱综合征有效?针对两类不同人群,“对症施方”最有效果。不过两种方式的出发点,关键在于降低人群对假日的高期望值。

  “缓刹车”戒焦虑

  “快上学了,要上班了”,日日算着“大限”的人群,心理焦虑仍不可改变地递增。对于大多数读书、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青少年而言,上班首日前一晚堪称最难熬。节日里被吊得高高的兴奋点,一时间无法回落,可节后等着要处理的大量学业、工作该如何是好?每每想到这,心理压力重不可堪,身体却没力气响应。此类症状,极易诱发紧张,导致的“心理休克”。

  【小处方】从心理角度分析,青少年心理不成熟,对工作、人生的目标不明确,难以把握从兴奋点调至抑制点的“度”。前一天尽情享乐,后一天正襟危坐,“急刹车”只会使这类人精神极度紧张、烦躁。要想“缓刹车”、逐步进入正常学习工作状态,一段心理调适的缓冲期必不可少:暂且把工作前两日当成假期的延续,递增日均工作时间;节前末期不要对节后工作进行周密打算;假日第四天开始,可考虑适当减少唱歌跳舞、同学聚会等热闹活动,晚上早点回家、早些休息;与单位里的同事发条短信、通个电话,渐渐熟悉工作环境。

  “松皮筋”忌赶工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处于职场的白领、金领们大多有着这样的考虑:利用假期,将平时没有充裕时间完成的工作,突击几天一笔还清。假期成了特殊的工作时段,令人失望的是,假期结束“算总账”时预期目标常会达不到,于是又愁上眉头,内疚、自责心理常会蜂拥而至,造成不必要的自我加压。

  【小处方】工作狂的根本症结大多为精神犹如一根紧绷的橡皮筋,不肯轻易松下一刻。将工作的压力不停累积,给自己加压,颇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适当松一下皮筋,对工作狂一族来说将会十分有益,建议:假期尽量远离原来的工作环境,开展如远足、爬山等运动,既可健体又能励志;假期工作量起码减至平时的三分之二,并充分保证休息;莫事先对长假进行工作安排,不要设定过高的工作预期量;常逛逛书店,选择与专业无关的书籍翻翻,舒缓情绪之时学到其他领域的知识,对自我要求偏高者来说,也不算浪费时间。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徐一峰谢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