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年建成134个村级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南汇为农民建设“精神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4日11:00 东方网-文汇报

  ■记者薄小波通讯员乔慧报道

  本报讯国庆期间,在南汇区六灶镇鹿溪村新建的2000多平米的村文化中心广场上,村民们挤得满满当当。台上表演的演员是清一色的本村村民,演出的是自编自排的节目。精彩的表演引来村民的阵阵掌声……

  六灶镇有10个行政村,如今村村都有了这样一个新建的文化活动服务中心。而整个南汇目前已建成了95个这样的村级文化中心,今年又计划新建和完善最后39个,到年底,除大规划控制以外的134个村,村村都将拥有自己的村文化活动服务中心,成为上海郊区创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一道风景。

  农民们把村文化中心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每个中心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除室外戏台和广场外,拥有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卫生所(室)、室内外健身点(房)、标准宣传栏、为农小超市、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等,并与村委会办公场所连成一片,村民们可就近、就地享受到各类服务。在上海郊区乃至全国,如此高标准的村文化中心还是首创。

  “精神家园”让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新变化。“唱歌、跳舞去吗?”成为村民饭后最多的问候语。在小戏台上,常常是夫妻同台演出,媳妇拉着婆婆一起唱。就连在当地打工的外来青年,也会拿起话筒,上台“卡拉”一曲。鹿溪村支部书记黄志祥说,过去,一些政策往往搁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抽屉里,现在有了这个村文化中心,无论是计划生育、合作医疗、禁赌禁毒政策,还是新人新事新风尚,都能排演节目在戏台上演出。每逢演出,有的村民从家里搬来音箱,有的自己出钱扎道具,还有人志愿在现场维持秩序,整个村都洋溢着和谐气氛。村文化中心成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有效载体。

  “为农民建精神家园”工程是2003年开始启动的,针对本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设施比较薄弱的实际,南汇区委、区政府抓住了行政村撤并新建办公场所的契机,采取区财政贴补一块、职能部门配套一块、镇支持一块、村自筹一块、社会募集一块的办法,在全区组织实施这一计划。区里专门建立以区委副书记为召集人、20多个相关部门组成的村文化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资源。该区各个系统都出了力,区卫生局为每个中心卫生所配备了一台空调和彩电,区劳动局为每个中心配置了一套电脑,区科委和区委组织部均为每个中心配送了一台电视机和VCD机,区体育局为每个健身点配置了2万元的健身器材,区民政局对村老年活动室的建设给予补贴,区文广局为每个中心配送了500册新书,区教育局捐赠了600套课桌椅,工青妇等部门为每个中心征订了书报杂志,一些个体工商户也纷纷捐资捐物。

  村村有“文化中心”也为“三下乡”等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平台。各种讲座、电影、宣传版面、文艺节目、培训辅导和便民服务等项目,通过村文化中心为每个村实行“菜单式”服务。今年,全区已送戏328尝电影500尝图书2万余册,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展出各类宣传版面120块,开展便民服务46大项,免费为群众摄影2000多人次,向村民赠送就业岗位600多个,实现了“区级资源、村级共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