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水北调危及数百文物遗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4日14:36 金羊网-羊城晚报

  保护方案未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取舍让人困惑

  据新华社电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分别贯通已进入倒计时,但由于沿线的文物保护方案尚未确定,数百珍贵文物遗址遗迹正面临生存威胁。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省份的文物保护官员说,他们提交的文物保护方案迟迟未获上级部
门批复,保护工作已难实施,另外,已定的考古发掘规模和经费也被工程部门压缩。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工程将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实现首期供水,届时,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将联为一体。

  地方政府的文物官员说,由于工程穿越中华文明的腹心区域,燕长城、北朝墓葬、武当山遇真宫、京杭大运河等700多处文物遗址遗迹将面临危机。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佟佩华说,虽然调水工程对避让遗址已有考虑,但在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做到完全避开是不可能的。

  文物官员称,各地深埋于地下、暂不知晓的众多古代遗迹正随时面临灭顶之灾。东线工程将拓展京杭大运河部分河道,而尽显运河风情的船闸、码头和古桥是否保留至今仍是未知数;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水库中散落着难以计数的春秋时期楚人墓葬,这些关于楚文化起源的重要文物资料中很大一部分并未被列入抢救项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说,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严重滞后,在工程规划阶段和项目建议书阶段,没有充分考虑文物保护问题。

  水利部一名官员表示,南水北调工程采取国家、地方和银行贷款三方投资的方式,文物保护经费应列入工程的总成本中。

  但地方政府却坚称,“国家的文物应该由国家埋单,不能用无法带来效益的文物保护经费增加还贷的压力。”水利部门和文物部门之间的争议反映了一个急速发展的人口大国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时难以取舍的困惑。中国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说:“南水北调工程终有一天也会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到那时,它的价值将取决于我们今天保留了多少祖先的遗迹。”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