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浅议行政“三境界”杨由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7日08:24 荆楚网-湖北日报

  早先,人们常把“不能欺”、“不敢欺”、“不忍欺”,视作行政“三境界”。史书上举例说:子产治郑,下不能欺;西门豹治邺,下不敢欺;宓子贱治单父,下不忍欺。为什么不能、不敢、不忍欺呢?这里,笔者不揣浅薄,说点缘由,发点议论。

  不能欺,在明。子产治郑,下之所以不能欺,原因在于其善于“明察秋毫”,下吏几无办法耍花枪。明在何处?“官明在听”。而善听有二。一在“兼听”。兼听则明,偏听
则暗。多面听,听多面,有比较,有鉴别,方能去伪存真,明乎实情。二在“深听”。行万里路,进万家门,深入实际多看、深听、勤调研,达到明下情于“深山穷谷之中无隐弗达,妇人孺子之情无微不照”之程度,自然就能做个“明白官”。而“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哪个还能欺蒙?!

  不敢欺,在威。西门豹治邺,下之所以不敢欺,关键在其有着“威镇四方”的声望。威从何来?不在权势,也不在霸道,权势不等于权威,霸道更非威望。古有“官箴”说得明白,“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威望来自公和廉。《吕氏春秋》曰:“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若能去私尚公,秉公守廉,行如春风化雨,立如玉树临风,那就不言威也威自立。如此,下吏们“望风畏服”,哪敢欺乎?

  不忍欺,在情。宓子贱治单父,下之所以不忍欺,核心在其“情深义重”。为官行政若能与百姓心相通、情相融,倾其心血为民谋,哪个还会忍欺蒙?现在我们讲“当官即为公仆”,公仆之情怀,很重要的就是“视民之不安,如疾痛在乃身”。焦裕禄为根治兰考盐咸等“三害”,拖着病痛之身,与老百姓一起风里来,雨里往;孔繁森爱藏民胜过爱亲人,卖血养孤儿,问苦进寒门,殚精竭虑谋民福……对于这样的好“官”,人们不但“不忍欺”,而且还会深爱之、倍敬之。

  上述“三境界”,若能相得益彰,可谓最好。当然,古代官员能做到其中一二也就不差了。今天,笔者说起这“三境界”,是觉得这“三境界”对于我们今人仍有启迪意义。我们现在为官行政,有科学理论指导,有明确的为民宗旨,有一系列现代法律法规的规范,需要更讲科学、更讲民主、更讲法治,当然不能只重“明、威、情”了,但在致力于提高行政水平的过程中,我们注意汲取其精华,也仍有必要。因为这有利于我们丰富营养,有利于在继承和创新中达到行政的新境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