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人工导堤上采样。
9月26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几位研究人员通过对长江口底栖生物的采样研究表明,长江口南北人工导堤上以牡蛎为主的生物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数量。这表明从2001年6月进行的长江口深水航道生态修复工程取得良好成效,长江口逐步恢复了水域生物多样性,重建了水生生态的平衡。
1998年,作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江口水域深水航道建设拉开序幕。这项工程主要是在长江口中部进行人工导堤的施工,截至目前二期工程已基本结束。在施工的同时,长江口共进行了四次水生生物的人工放流。这些生物以人工导堤为家,逐步在长江口南北导堤间形成一个人工鱼礁,创造了长江口以牡蛎为主的新生态群落,大大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据统计,在南北导堤上,共有牡蛎、沙蚕、海葵、海螺等20多种生物,大大超过放流之初的七八种。底栖生物目前的数量达到500亿至1000亿个,为长江口渔场中的中华鲟、鲻鱼、鲈鱼等底栖鱼类和蟹等甲壳动物提供丰富的饵料。
《华东新闻》 (2005年10月08日 第四版)
已建成的人工导堤成为水生物的家园。人工导堤上的最大家族———牡蛎。
生态工程令渔民收获大增。
作者:范筱明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