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沙窝里的“小南泥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08:24 宁夏日报

  这里没有警惕的哨兵,也没有操练的喊杀声。举目望去,可见大群的牛、猪和鸭,还有那碧绿的田野和渔池……饲养和守护这些禽畜的人并不是农民,他们都穿着橄榄绿。这就是坐落在西沙窝的武警宁夏总队支队农场。

  几年来,这个部队农场的干部战士轮换了一批又一批,如今这里只有一个干部带着4个十八九岁的兵。这些在家时对牛羊养殖知之甚少的小战士,在这座特殊的军营里却成了劳动
能手和养畜专家。这里生产的禽畜产品,如今已能满足武警支队80%的需求,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之为军营里的“小南泥湾”。5个人的家

  走进农场,看池塘:鱼翔浅底,垂柳依依;进鸡舍:鸡在欢歌。目前,农场已拥有现代化的鸡舍、猪舍,饲养了海兰蛋鸡近2000只,猪近百头,还引进了肉鸭、欧洲雁等养殖新品种,极大改善了武警官兵的生活。

  提起过去,农场场长刘亚军感慨地说:“刚来这里时,院内杂草丛生,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且旁边就是养猪场,一到夏天,石灰粉、猪粪味冲鼻难闻,苍蝇蚊子满天飞,每次喂完猪战士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这一切,使刘亚军陷入了沉思。“爱兵就应多解决困扰基层的难题,以苦为荣,不等于安于守穷;乐于奉献,不等于苦熬硬撑,要让官兵以农场为家,首先要把农场建设得像个家。”

  刘亚军向支队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很快得到了采纳。支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农场进行改造。不到一年时间里,农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还为官兵配置了电视机、乒乓球室、浴室等设施。战士王义辉高兴地说,这回我们农场可真像个家了!

  当时农场有两名小战士是刚来到部队,却当上了“猪倌儿”“鸡倌儿”,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于是刘亚军专门请来了农牧局的高级专家,指导战士学习现代化饲养技术。小战士很快适应了这种工作,还暗暗为自己掌握了一门养殖技术而高兴呢。一群“抠门儿”兵

  了解农场官兵的人都会说,农场官兵个个都是“抠门儿”。是的,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让人心酸和欣慰的故事。

  今年4月,还是乍暖还寒时,新买的雏鸡刚进育雏室。为了保证小鸡成活,要求育雏室中的温度必须在30度以上。刘亚军和战士们就在育雏室中架上两座炉子,一天24小时不停地烧,整夜不敢合眼。在小鸡的喧闹声中、在刺鼻的异味中他们渡过40多个不眠之夜。

  为了省去买鸡笼的费用,他们又自己买了铁丝,连着三天没合眼终于做出了500多只鸡笼。刘亚军的妻子来农场看望丈夫时,见到丈夫和战士们手上起的一个个血泡,心疼地躲在一旁抹起了眼泪。

  如今这些小鸡都长成肉嘟嘟的大鸡,很快就能产蛋了。“到时候,就能保证支队近千人每人每天吃上一个鸡蛋。”想到这儿,刘亚军和他的4个兵心里觉得甜滋滋的。

  农场的渔塘多年失修,严重塌陷、滑坡,水池严重漏水,已不能正常养鱼,要想根治,工程量很大,如果承包出去需花费几万余元。刘亚军和战士们仍坚持自己动手为主,兼请部分驻地群众,联手完成了渔塘的修补工程。

  农场里的禽畜都很“娇气”,战士们每天要定时定量的给它们喂食,一遍喂下来少说也得三个小时,有时夜里还要给它们“加餐”。正因为要精心照料这些“小家伙”,战士们一个月也上不了一次街。

  如今,农场内的生活较外面依然单调,但大家越来越喜欢这个家。清晨,太阳升起,朝霞映红屋舍,鸟雀啁啾,花草飘香,渔塘中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一切如同一幅幅鲜亮的水彩画。(本报记者申东)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http://www.nxnet.cn)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