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  诺贝尔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2:02 京华时报

  背景2005年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公布

  据新华社消息,近日,2005年诺贝尔奖各奖项的获奖名单陆续公布。

  其中,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诺贝
尔物理学奖授予在光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的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罗伊·格劳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约翰·霍尔和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物理学教授特奥多尔·亨施;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该组织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则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与往年一样,这份名单中仍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名字。

  求是科学工具化使我们远离诺贝尔

  没有人认为唯有获得诺贝尔奖才是科学研究终极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代表了一种集体认同的高度。冷静地量量我们和“诺贝尔”之间的距离,也许比挖空心思地论证奖项的不完美更踏实、更重要。

  科学的精神和情怀,以及因此而生的淡泊心态是我们的第一步距离。我们的一些科学家总期盼着成果能在一夜之间出现,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雷蒙德·戴维斯对宇宙中微子等问题进行了40年的研究;2004年被授予物理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从1973年论文发表到获奖,经历了30余年的实验检验……只有抛弃名利的诱惑,科学家的成就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科学的献身精神才不会在弄虚作假和抄袭舞弊中沦丧。

  说到底,这个问题和我们对科学工具化的急功近利思想有关。自百年前“实务救国”的洋务运动以来,我们一直有将科学进行工具化理解的倾向。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兴国”等主张,都印证着这一点。不是科技不可以形而下地功利化———但缺乏形而上的科学探索,科学很可能就成了技艺的练常我们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上看到,科学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对人类未知领域充满好奇、进行无穷探究的欲望和趣味。当我们对科学家下令要发表多少论文、要在三五年内出多少成果的时候,科学是从容的革命还是急就的改良,还真成了问题。

  为什么欧美是诺贝尔奖的得奖大户?因为他们很“傻”地花大钱做没有近利的事———基础研究投入大。早在2001年度美国财政预算草案中,联邦研究和开发经费就高达853亿美元,其中约50%用于基础科研;此外,他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精神。中国的教育最不缺的大概就是知识的灌输,最缺的就是对知识、问题、现象的发现和探究的能力、兴趣,和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

  谁都可以看不起一个小奖杯,但你无法藐视诺贝尔奖的高度。

  摘编自《江南时报》10月6日文/邓海建

  纵论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想像

  与诺贝尔奖再次和中国科学家无缘的事实一样,这些年来,我们对诺贝尔奖的想像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打开各大网站,我们能读到获奖科学家的详细资料,之外,照例是“中国是否需要诺贝尔奖”的争论。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停止对诺贝尔奖的想像。

  因为有想像,才有不断的自剩《南方都市报》有评论说:“科学成果是不能计划和设计的”,国外科学家的获奖和取得成果可以说是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的结果。比如今年获得诺奖的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没有任何人下指令要让他们发表多少论文,要在三五年内出成果,否则就可能“衣食不保”。而在我国恰恰相反。

  想像也促使我们有更深的发现。有评论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2004年,美国共有2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不到5%,但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欧美成为诺贝尔奖得奖大户的原因是他们的教育比我们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鼓励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想像,还基于诺贝尔奖的独特性质。它不像一些国际商业奖项,它不可能被策划、被组织,不是一蹴可就的面子工程;也不像某些体育奖项,可以定任务、定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筛癣培养;更不像一些国际艺术奖项,只要躬身迎合西方市场的口味和评委们的嗅觉,就可以捧到“小金人”、走上“红地毯”。对诺贝尔奖的想像与追求不可能产生上述效果,因为培育诺贝尔奖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脚踏实地的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人才。

  2002年,中科院院士朱起鹤曾说过:我们“太强调科研‘果实’而忽略‘开花’的过程,是近年来我国许多科技成果虽然在国际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基础研究始终难有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好像奥运会比赛,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夺取几块金牌本身,更多的意义恐怕还在于要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对于诺贝尔奖想像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如果有这样的想像与追求,能够不断发现我们与别国、别地的距离,推进社会各式各样基础工作的改进,一年一度认真地想像一下诺贝尔奖,真该算一件大好事。

  摘编自《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0月9日文/郝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