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闯荡口岸的伊春人 中俄边境口岸行第四站:同江 (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7:31 黑龙江日报
闯荡口岸的伊春人中俄边境口岸行第四站:同江
  同江市宏森木业经贸有限公司进口的俄罗斯木材在加工区内“归楞”。

  本报记者 蒋国红 摄

  到同江口岸采访,却想写写伊春人。只因在口岸发展的一位伊春人,让我们见识了林区人的“贫穷”与“富有”。

  伊春人叫高山。9月16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同江木材加工园区采访时,结识了这个浓眉大眼、一脸纯朴的山里汉子。他的身份是同江市宏森木业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同江有一个年加工10万立方米的加工厂,正在建一个年加工原木60万立方米、拥有铁路专用线的伊春木材加工园区。

  站在正在建设中的伊春木材加工园区,他向记者们讲述起走出大山创业的一路风尘。与大多数伊春人一样,原为伊春带岭林业局职工的高山一家也是以木为生,那时候感觉山里的资源丰富无比,因而精神上也觉得富足。1998年,国家启动“天保工程”,调减了木材生产量,企业开始改制。吃林业饭的高山与妻子自己开了一个小木材加工厂,虽然当时森林资源日渐匮乏,但因为有精湛的技术,产品有销路,所以一家人维持温饱还不成问题。

  2001年当地报纸报道了到绥芬河从事木材加工业的林场工人的事迹。于是他就拿着报纸,挨家儿去看。这一看才知道,走出大山的天地有多宽。从俄罗斯进口的大部分木材原封不动的运往南方,就地加工的还很少。于是,他卖掉了房子,在绥芬河租下厂房,半条线、一个锯,加上夫妻俩共五个工人,吃住在生产车间,开始了走出大山的创业。当年赚了37万元。

  由于他是带岭较早走出去的山里人,相识的不相识的都想来看一看,他们夫妻俩一视同仁,热情接待,管吃管住外,临走时还买上张火车票。于是,第一年赚的钱中有6万元做了招待费。让他们欣慰的是,他在绥芬河创业的几年,带出了20多个老板、几百个工人走出大山。

  那时他的想法很单纯,自己找到了出路,也希望家乡人看看大山之外的天地有多宽。

  依托口岸创业,高山也在关注着其他口岸的发展。听说同江要通铁路了,他特意到同江考察,原来同江对岸就是犹太自治州,到哈巴罗夫斯克要比绥芬河近得多。更重要的是,同江口岸刚刚兴起,地价要便宜得多,这为急于扩大生产规模的高山提供了空间。

  先是入驻同江木材加工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年加工原木10万立方米的宏盛木业;接着又创建伊春木材加工园区,自建标准轨铁路专用线400延长米,集粗加工、干燥、销售于一体。

  已经成功走出大山的高山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更多的大山人走出来。他的宏盛木业现有工人80多人,都来自伊春林区,平均每个工人年薪两三万元。

  有资源、有市场、有技术,走出大山的伊春人是富有的,高山希望在口岸进行结构性调整的今天,走出大山的伊春人的“独舞”变成更多人的“集体舞”。

  (黑龙江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