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创建,也要从背街小巷看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12:18 扬子晚报

  如火如荼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最近正在呈现出一个喜人的变化:无锡开始启动了对全市529条小街小巷的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南京则把城市管理的重点向1200多条街巷延伸,花巨资改善市容市貌,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直至政府掏钱为民宅平改坡、改造屋顶防漏等等。背街小巷,成为新一轮创建工作的大工程。

  无需讳言,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搞城市建设,往往只重视那些事关城市“脸面”的“
大项目”,却对看不见或不易看见的城市“边角旮旯”很少过问,对诸如背街小巷的坑洼不平、路灯不明、占道经营等琐屑问题视而不见———这种“难言之隐”跟宽广的马路、气派的广场、漂亮的楼宇等“形象标志”构成了强烈反差:城市的通衢大道很耐看,背街小巷却最经不起看。面广量大的后街小巷成了一个城市文明之风吹不到的“死角”,脏乱差的居民小区成了文明城市创建经不起推敲、评判的“死穴”。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主干道、中心街区的改造的确非常重要,大格局、大体量、大手笔可以使城市整体形象、发展框架迅速地优化。但是,背街小巷等不起眼处却直接关系百姓日常起居,其一点点变化都能让百姓群众感受最深,实际上也是最能反映文明城市创建导向和实效的。

  一座城市的品质,不仅在“面子”而且更应在“里子”。如果只重视建设“脸面”,不会赢得人们对城市的赞誉,也很难得到市民们的认可。应该说,老百姓期望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形象,首先还是要给他们的出行方便、生活方便带来最大化的受益。在一座城市里,多数老百姓还是住在背街小巷里的,要让他们从跨出家门的第一步开始就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文明、城市的宜居。如果他们住的地方,“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那么,这样的城市形象只能是中看不中用。没有“里子”的面子,既是城市建设的败笔,又是城市资源的浪费。城市创建,不能做成“面子光鲜”、“不问里子”的“表面文章”。

  面对着越来越“长高”、变大、变洋的城市,把目光投向了城市里不为人知的角落,投向那些聚居升斗百姓的小巷弄堂,是一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自觉延伸。对于城市的发展,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是最有评判权的。让最大多数人成为城市发展的受益者,是我们城市创建的题中应有之义。群众利益无小事,背街小巷也是“大工程”。我们常说评判工作成败优劣的标准,就是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从这一点来说,这项民心工程已经超越了单纯市政工程的意义,其实是在用更和谐、更生动的形式表述一种全新的城市文明内涵。李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