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改“规划”凸显三变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8:00 大众网-生活日报 | |||||||||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无疑备受瞩目。 尽管规划的具体内容尚在讨论和制定之中,但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权威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一字之差”
信号一:“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超过99%。包括劳动力市尝资本市尝房地产市尝技术信息市场等在内的市场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委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达到73.8%,早已超过市场经济临界水平(60%),毫无疑问属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说:“由计划向规划转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规划的特点就是从具体、微观、指标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宏观的国家空间规划转化。” 可以预见的是,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规划将主要运用市场机制,由企业自主决定投资方向。投资效益将成为引导资源流向的决定性因素。在发挥国家规划对资源配置的指导作用的同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信号二: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翻开以往的五年计划,各类指标的具体程度超出现在很多人的想象。“七五”计划中,仅规定了产量指标的工业品就有28种类,包括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化学纤维、机制纸……农业生产指标中包括甘蔗、甜菜、茶叶、蚕茧、黄红麻…… 在“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准备阶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就明确提出,要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突出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和重大政策,不宜搞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 专家预测,“十一五”规划将凸显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比如以科学发展观为“红线”,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为谋划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信号三: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 “‘十一五’规划将强化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并成为配置财政、税收等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这是政府转变职能,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尤其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要有自我约束,要对百姓有所承诺。”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如此评价这种变化。 “由计划到规划,表明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陈耀说。 那么,“计划”让位于“规划”,是否意味着政府工作更轻松?显然不是。相反,政府面临着宏观经济调控层面的新挑战。裁判员并不比运动员“好当”。“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是政府的四大职能,这后两项任务是政府极为重要的职责,也恰恰是当前政府最为薄弱的环节。 专家分析,在“十一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使政府真正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应加快职能转变的步伐,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