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司空见惯的常识缺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9:07 南方日报

  南方时评

  迅之

  “郑和下西洋是80年前”,听到我们的大学生说出这样的回答,你除了摊开手无奈一笑,还能说些什么呢?在福州某高校学生记者团组织的“记者风采”大赛中,同样令人啼笑
皆非的场面一再出现。有名学生记者抽到的问题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备受瞩目,那么请问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何时何地召开?”有名评委私下议论说,这题目出得太简单了,在何地召开不是明摆着吗?孰料,上台答题的选手却答道:2005年,西安。(见昨日《中国青年报》)

  有些东西实在只是常识而已。类似于这样的回答我们在各个级别的大赛——歌手大赛、模特大赛、主持人大赛等等综合水平考察中屡见不鲜。有道是“术业有专攻”,那些比较专业、比较孤僻的问题如若回答不上来,也没有什么难堪的,只要努力学习,“闻道无先后”嘛。然而“郑和下西洋是80年前”这样的回答显然不是什么“术业有专攻”的问题,因为常识和专业无关。

  何谓常识?普通知识也。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官方定义,定义看起来十分的简单,但是往往越是简单的词汇越是蕴藏着不简单的内容。18世纪后半叶,英国人托马斯·潘恩一本不足50页的小册子《常识》几乎成了推动北美人民争取民族自由的号角与旗帜,它所彰显的“法律就是国王”的宪法至上理念,更是影响至今。据说,在挣脱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中,许多大陆军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本读得皱巴巴的《常识》。常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看起来复杂的事物,看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在常识面前,不过是“一地鸡毛”罢了。

  对于某些大学生们缺乏常识的质问,问多了也难免陷于尴尬。我清清楚楚记得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将“三农问题”解释为“粮农、渔农和棉农问题”,在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侵染校园的今日,我又能多说些什么呢?许多时候,剥掉了皇帝的新装,却也只能权当一笑。

  常识的缺席似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乃至整个社会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些新的常识正日渐取代旧的常识流行开来,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等等;再比如说,安徽省一县公安局长为了给妻子和母亲筹集巨额医疗费,不仅卖掉了房子,而且举债30多万元的消息令众多网民惊诧,纷纷质疑公安局长怎会没钱?这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价值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对于一些事情已经有了新的判断标准,不幸的是,这种价值和标准对于现代文明的建构来说,显然是一种倒退。

  福州的某些大学生认为郑和80年前才下西洋,不知道刚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台风名字都实在是一些太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缺乏常识便是于今面临的常识性事件。其实,当贵州前省委书记刘方仁表示悔恨说自己不知法、不懂法的时候,常识便已经在一旁“暗笑”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