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历史的深处 看千古一帝的梦想与宏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17:47 华商网-华商报 | |||||||||
200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秦俑馆贵宾通道的返程人流 (记者 张天柱 摄) 工艺精美的铜车马 (记者 申重重 摄) 潜入历史的深处 看千古一帝的梦想与宏图 秦朝,这个仅存了15年的短暂王朝,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难忽视与淡忘、最费猜测与评价的王朝。它,威严而神秘。 秦俑馆里,永远是游人如织,似曾相识的兵俑默然挺立,它们身后,是一个庞大而辉
震惊世界的兵马俑,“贵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实只不过是秦始皇陵被掀起的一角衣襟,更多的神秘与惊喜,深深埋藏,远未面世。 “风!风!大风!大风!”文艺作品中演绎的秦军口号,近年来一度风靡陕西的绿茵场,取代了多年挥之不去的“陕骂”。 深秋的关中平原。车行临潼,黛青色的骊山遥遥在望,潇潇秋雨如同一张透明的幕布,笼罩着那个曾庞大而辉煌的秦王朝,往事消逝,雨幕中,一切显得朦朦胧胧、影影绰绰。 时下,有关秦王朝、秦始皇的一切,早已成为“显学”,与之有关的哪怕一小片字迹漫漶的竹简或一小块色彩斑驳的瓦片,也被视若珍宝,史料文献更是浩如烟海,而要用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来追忆这个走入历史深处的王朝,无异于大海捞针。因为,这个仅存了15年的短暂王朝,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难忽视与淡忘、最费猜测与评价的王朝。它,威严而神秘。 为了“接近”秦代,淅淅沥沥的秋雨中,记者奔走于咸阳塬、阿房宫、兵马俑、秦陵,这个遥远朝代的功过是非,开始栩栩如生。一尊仿制的兵马俑身上,随意写满了世界各种文字。一尊字迹斑驳的兵俑,一个五光十色的秦朝。 潜入历史深处的王朝 兵马俑“发现人”之一杨志发,正坐在秦俑馆的一方角落里签名,一坐就是十年。1974年春,9个临潼农民,打井时发现了一堆瓦砾,站在春意盎然的田间,茫然失措,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堆被他们称为“瓦神”的陶片,引出了一座深藏了两千余年的惊世宝藏,一方神秘的面纱就这样被仓促掀开。 老杨真是个典型的关中老汉,一根长烟杆,不时抽上几锅子,一根粗壮的卷烟,呛人的烟味中,杨志发似乎也在咀嚼命运的改变。不断有人买书,老杨签名很认真,他先把烟掐灭,从怀中摸出一个签字笔,“杨”字那一竖长长地划下去,再绕上来,像画一条马腿,又像一面土坡,曾有媒体说老杨给克林顿签名时,因为不识字而只画了3个圆圈,老杨不干了,奋起抗争,最终打赢了那场官司。发现有谁想照相,老杨把脸一扭,左手抬起烟杆,右手摆摆算是拒绝,老杨身后,则是一张与克林顿的彩扩合影,旁边是垒成厚垛的书。 因为兵马俑,许多老杨们的命运被改变。 气势恢宏的兵马俑,雄浑连绵的万里长城,神秘莫测的秦陵地宫,壮丽无比的阿房宫,这些与秦有关的东西在历史烟尘中渐行渐远,但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存。十余年前,秦腔《千古一帝》晋京,“秦人大悦”,在京的陕西乡党掀起了一阵“秦始皇热”,外形俊朗的主演李东桥一举成名。一个叫张艺谋的临潼人,更是用镜头把秦始皇一次次推向银幕,《英雄》里,那位在大殿内面沉似水,按剑而立的男人,指挥数十万铁骑,呼啸驰骋。“风!风!大风!大风!”简短有力的陕味口号,一度风靡绿茵场,取代了多年挥之不去的“陕骂”。 在诸侯割据,山河破碎,民无宁日之时,秦起而兼并六国,统一海内,居功至伟。 置身于兵马俑一号坑那巨形穹顶之下时,感觉潜入历史深处的秦王朝,的确是一个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王朝。人声鼎沸之中,一个个挺立的兵俑,面孔似曾相识,而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它们身后,是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帝国,一场战云密布的十面埋伏。 奋发有为的秦始皇 如今,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他早已静静躺倒了,躺倒在临潼透红飘香的石榴树下,躺倒在曾经狼烟滚滚的烽火台下,躺倒在浴红凫翠的华清池旁,他不会知道,他的骊山六百里宫殿,他的章邯二十万秦军,会在他大去之后灰飞烟灭,他只是静静地躺着,他不会再去同他的将士们闯关夺隘屠城杀降了,他不会再一声令下而三军用命万士争先了,他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躺倒了。 金棺,寒灰。博浪沙的铁椎风声轰然在耳,荆轲匕首的寒光触目惊心,短刀长矛、明枪暗箭,这些都奈何不了他,他不明白自己统一了中国,救人水火、解民倒悬,止干戈、净烽烟,这一切到底有什么错?为何要口诛笔伐、无以复加?为何要唾液哗哗、苦苦追杀?为何不能天下归心?为何总有人要“报秦一椎”?为何会“张良椎之荆轲刀”?纵然死后也难逃“黄巢掘之项羽烧”? 当时,一切似乎都要严谨地行乎中庸之道,那种摧营拔寨、改朝换代实在太过血腥。嬴政21岁加冠亲政后,就铁腕平叛,并免除了与他有着幕后血缘的吕不韦的相国职务,逼其服毒自杀,他重用李斯、尉缭、王翦等人,并开始积极策划统一六国,锋芒不断磨砺。 遥想当年,秦王政如果没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没有统一九州江山湖海的壮志豪情,他不过是一区区守成之君,甚或求守成而不可得,苟且于关中弹丸之地而被诸侯列强销蚀殆尽,所以,秦王政做对了,这招棋,举手无悔之后是全盘皆活,虽然这意味着从此饥餐渴饮,从此晓行夜宿,从此千里开进刀戈相撞,从此攻城夺寨汗流浃背! 他不后悔,他很奋发,也很有为。站在秦陵前,可以深深感受到他那雄强的意志。他确定了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皇帝”,自称“朕”,皇帝用的印叫“玺”,皇帝下的命令则称作“诏”。这锈迹斑斑的“秦半两”小小铜钱,这种外圆内方的样式,竟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 一代帝王的抉择之痛 秦都咸阳,曾是一座挥汗如雨、吐气成云的超级巨城。而到临潼去“检阅”壮观的地下军阵,秦代的风云更是扑面而来。 茫茫乱世,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一片刀光剑影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何等雄壮!血肉之躯的他攀至世俗人生的峰顶,接下来应何去何从?他不知后辈能否胜任,去面对这茫茫神州。那时,一姓之兴亡,攸关万民之忧乐,谁还能君临这个庞大的国度? 他遗憾自己不能寿比彭祖,那样好永远治理这个自己苦苦拼打来的秦朝———洪荒以来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呀!在方士的蒙蔽和怂恿下,他多方延寿,以便再费心血以经营巩固之。然而“徐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宠信之人又借机出逃,愤怒之余,失落更甚,他不再寻求什么不死之药,而是“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大建特建其帝冢陵寝,陵中有日月星辰、川泽山岳,更有那秦陵地下军阵,何等威赫! 站在俑坑边,感慨不已。秦王你想过没有,你把那些雄赳赳的武士甲兵、这些抖擞剽悍的骏马都引入了这黑洞洞的地下,让你的儿孙拿什么去安内御外,拿什么去振秦民气?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功过如何,他不再挂肚牵肠,这时的他,心轻万事如鸿毛。 风雨沧桑,闲话始皇 二号坑内,万千武士、战车,于坑中“喷薄欲出”。 “瓦神”出土后,便一直发掘至今,1979年,秦兵马俑博物馆开馆迎客,1981年,兵马俑和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秦陵地宫仍然玄机重重,它结构如何?宝藏何处?机关何在?尸骨存否? 悬念如此诱人,但关于秦陵地宫的发掘,漩涡中心,只有专家会笑着摇摇头,在可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地宫仍将沉睡于地下,震惊世界的兵马俑,充其量只是它悄然掀起的一角衣襟。 世界古遗址大会召开在即,回望那遥远的王朝,秦始皇的身影清晰而又模糊。地宫内,就是那个嬴政吗?就是那个千载之前“熟悉的陌生人”吗? 他不再是那个当年13岁当国王、宫廷里左冲右突互相倾轧中牢牢攥紧权柄的那个年轻人了,不再是那个快马利剑攻破韩赵魏楚燕齐的秦王了,不再是那个面北下诏自称帝号时意气风发的始皇帝了。他不再关心农民,去使“黔首自实田”,他将自己亲手统一的货币叮叮当当抛得很远,他不再为统一度量衡而殚精竭虑,他不再半天出神地盯着车辆绝尘而去后的辙迹若有所思,他不再做任何评价,他不再遥望北方茶饭不思只等着爱将蒙恬的消息,他不再遥想岭南灵渠的水影波光。他的徭役赋税日趋繁重,他的刑罚日趋残酷,他的性格日趋暴戾,他的目光日趋阴沉。最终,在一辆臭咸鱼遮挡的车中,东巡的他被匆匆运回,那时,他的陵寝尚未完工。 如今,他静静躺在那儿,这位谈笑间曾使天地变色的千古一帝,已经长眠了,不再关山戎马血雨腥风,不再外儒内法王霸杂用! 秦陵之外,阿房宫也曾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而最终难免“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记者还曾专程寻访过他儿子胡亥的陵墓,则是游人寥寥,冷清异常。 秦皇远去了。 秋雨秋风中,秦陵一望青葱。 本报记者 王锋 西安编年体 秦迁都栎阳 秦献公二年(前383) 秦献公二年(前383),将都城自雍城(今宝鸡市凤翔)迁至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公元前356年,商鞅在此主持变法,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大社会改革。公元前349年,秦孝公将都城由此迁咸阳。 大中国雏形形成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创建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大中国的雏形形成,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在内的种种措施的实行,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与交流。 秦建阿房宫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地修建离宫别馆。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渭河以南上林苑中的朝宫开始营建。由于工程过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前殿等。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可以容纳万人,四周修有“阁道”,向南直抵终南山,向北跨过渭水,与咸阳相接。秦始皇又收天下兵器,熔铸成十二金人(铜人)立于殿前。前殿的东、西、北三面筑有城墙,称为“阿城”。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又继续了这项劳民伤财的巨大工程,直至秦亡,尚未全部竣工。项羽进关中后,将其付之一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