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0本《永不忘记》就是2000个流动的博物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1:41 都市快报

  从前日接听热线,到昨日《永不忘记》(都市快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别报道珍藏纪念册)发书现场,记者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感动。前日开设的热线到昨日也没办法停下来,来自省内各地的电话不断传来遗憾、抱怨,还有期待:“能不能再加印啊1我们的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实在对不起,《永不忘记》已经预订完了。”

  他们毁灭罪证,我们抓紧收藏

  退休教师王孝文是收藏爱好者,他的藏品全和抗战这段历史有关。在领书现场,他把带来的部分收藏品展示给记者看,其中有《支那事变画报》、日寇从军勋章等。他说:在20年前,他开始四处走寻杭州的旧货市场,就是为了搜集日本侵略中国的证据。快报的《永不忘记》成了他新的收藏品。

  王孝文还拿出一张2001年9月的剪报,上面刊登的一则新闻说“多名日本人携带侵华遗物闯关”,王孝文很担忧:“现在一些日本人也在中国搜集过去的文物,企图毁灭罪证。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那么下一代人的意识会更加模糊。”

  在澳大利亚的小孙子也要《永不忘记》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离休老干部姜波,是为远在澳大利亚的小孙子领取一本《永不忘记》。他的小孙子叫姜思宏,今年秋天才去了澳大利亚,还在杭州的时候,看快报刊登的专刊,他都会拿着报纸读给小孙子听。每次,才八岁的小孙子都会攥紧小拳头说:日本鬼子太坏了!这次,他要把拿到的《永不忘记》寄给小孙子,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都能记住这段历史。

  老人为领书搬了居委会的救兵

  伏祥霞是刀茅巷居委会主任,她或许是唯一一个到了领书现场却不是为自己领纪念册的读者。

  她告诉记者,在她们社区有一个老人叫杨春露,前天打了一天热线也没有打进,因为生病,不能自己到报社来,所以专门给居委会打电话,希望居委会能出面为他领取一本纪念册。为了满足老人的愿望,伏祥霞昨天中午早早来到报社,先是走错了地方,找了三四个办公室才问清领取地点。

  《永不忘记》像一个博物馆

  昨天下午,近2000本《永不忘记》珍藏纪念册已被领取一空,热心的读者最远的来自诸暨湄池中学;年龄最大的是91岁读者许振渭老先生;最小的是才五个月的婴儿,一对可爱的双胞胎的母亲冯菁领取了纪念册。

  73岁的毛雄林领到《永不忘记》后,一直安静地坐在领取现场一旁阅读,看记者稍微空闲下来,他走过来和记者说,感谢快报编辑了这本《永不忘记》,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包装,但朴素、凝重,那些图片和文字就像一个丰富的博物馆,很有阅读和收藏的价值,2000本《永不忘记》就是2000个博物馆。(实习记者吕宏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