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故宫院徽为何屡遭抄袭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4:35 北京晨报

  律师:院徽产生过程有争议和“宫”字创意容易想到是主要原因

  故宫博物院新启用的宫字院徽在设计界引发了一阵骚动。继西安和安徽的两名设计师状告院徽抄袭已在北京市二中院立案之后,一名香港的设计师也因同样的原因再次将故宫告上法庭。昨天,另一位院徽征集活动投稿人致信本报称其被侵权。宫字院徽征集活动为何会接连引发纠纷?记者为此采访了法律界人士。

  ■“宫”字院徽

  引来一串官司

  2004年6月,故宫博物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院徽标识设计征集启事,截止到2004年9月30日,共收到了2788件设计方案。经过专家评审,选出6件入围作品在故宫网站上公示。据故宫称,由于无一作品令人十分满意,最终另行委托一家设计公司进行设计。今年7月18日,故宫博物院对外发布并启用了新设计的院徽。随后,故宫就卷进了三起著作权纠纷案。另外,一位杭州的投稿人白喜贵也表示待案件开庭后再决定是否起诉。

  据了解,声称被抄袭的几位设计师的作品都是以“宫”字型为基础的设计方案,他们称,新院徽与其作品在造型、笔画和比例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对此,故宫方面却认为,宫字作为汉字是公用元素,只要是设计人独立创作,就拥有独立的著作权,不构成侵权。

  ■两大原因造成故宫院徽屡受质疑

  原因一:院徽产生过程有争议

  起诉故宫的设计师朱先生是大学老师。他告诉记者,在设计界尤其是平面设计方面,作品被侵权的现象屡屡发生,他的不少学生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尤其是参加一些设计比赛,基本规律一般是招标单位发布设计招标信息,然后收集设计作品,征集来的作品动辄就数千份,招标单位东抄西抄,稍加组合就很容易“设计”出新作品,而真正对比起来,很难认定是抄袭某一件作品。还有的甚至直接采用投稿人的作品。

  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的张永谊分析说,某些组委会确实有不规范的地方,比如公开评选标准不透明等,这些因素也容易引发纠纷。故宫在院徽公布后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院方在掌握全部来稿后,用总结性的意想与设计公司反复修改切磋构图最终定稿。对此,张律师认为这种表述有获取他人成果的嫌疑,容易引发纠纷,这是故宫欠妥的地方。

  原因二:“宫”字创意容易想到

  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的张永谊律师说,他曾经比照过涉案的几幅作品,认为院徽的表现形式和原告的宫字变形差异比较大,而相似之处就在于都使用了“宫”字。他说,首先将宫字变形用在院徽上也不是这几个原告的独创,很容易让人想到。在故宫公开征集设计方案后,有将近100人不约而同使用宫字变形,只不过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征集活动之所以易引发著作权纠纷是因为主办方在征集过程中会有主题、要求和一些限定,加之投稿人众多并且人的思维具有一些共性,投稿人在图形创造上具有雷同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落选的人也会有被抄袭的想法。

  很难认定

  故宫抄袭

  不过,张永谊律师认为,雷同不一定就是抄袭,假如某一作品的显著特征和别人的相似,那么抄袭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最终认定抄袭需要对作品进行对比。此外,还要看是否有抄袭的可能性,主办方是否向外界透露应征方案。安徽和香港两位设计师的共同代理律师孙斌同样承认,著作权不保护创意也不保护已进入公有领域的公用元素,所涉作品都使用“宫”字这个公用元素,在这种情况下认定是否抄袭难度很大。但他同时认为,两原告所涉作品在结构、造型等方面体现出其独特独创性,依法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晨报记者 颜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