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寿宴上喜逢55年前老战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5:09 重庆晨报

  气势恢宏的百寿宴。

  八旬退休老教授代表老人发言感谢晨报一片孝心感动山城,并相约20年后还要再相聚本报讯(记者徐菊)经过几天的期待,昨日中午12点,由本报主办、东海地产赞助的重阳节百寿宴在南滨路外婆桥准时开席,年过古稀才重逢的老战友、乐观开朗的老教授、结婚51年的老夫妻坐到一起,老人们相互搀扶、互道祝福,举杯共庆重阳,场面十分感人。

  老战友55年后重逢

  一对分别了55年的老战友在同一个席桌上意外发现了对方。分别时还是20多岁的年轻小伙,重逢时两人却都早已青丝变花发。

  78岁的魏新华老人和78岁的刘刚老人都曾是解放重庆时刘邓大军一个连队的战友,重庆解放后,两位老人分别留在了当时的市中区和沙坪坝,分别从事外贸和商业工作,虽然同在一座城市,两位老人却55年未曾蒙面。突然在席桌间相逢,两位老战友相互紧紧搀扶,用颤抖的手斟满饮料,向晨报领导及东海地产的负责人敬酒表示感激。

  相约20年后再相聚

  “我们都早已是外公外婆,到外婆桥吃百寿宴感觉很亲切,希望20年后,我们在座的外公外婆都还能来这里参加百岁宴。”80岁的四川农大退休教授李治明老人非常激动,他自告奋勇代表所有参加百寿宴的老人发言,在座的华发老人当即相约20年后还要再相聚。

  金婚夫妻结伴赴宴

  79岁的雷振华和张杏青夫妇是一对婚龄超过50年的金婚夫妻。

  席间,张杏青不停地给老伴雷振华夹菜,而心情愉快的老伴雷振华则不停向同桌的老人举杯。

  雷振华说,他和老伴都从事财务工作,共同的经历让他们走在了一起。雷振华老人称,如果晨报明年还举办这样的活动,他和老伴还要携手参加。声声祝福献给全市400万老人本报讯(记者徐菊)“金秋山城美、最美重晚晴”,昨日百寿宴上,各界人士向全市400万老人表达了深深的祝福。

  市老龄委副主任陈兴元:向全市老寿星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祝老年朋友“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重庆晨报总编辑唐林:在座的各位老前辈都是晨报的热心读者,向在座的老寿星们表示衷心祝愿,向全市400万老人表示节日祝贺,祝各位老者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重庆东海地产公司营销总监刘平:祝所有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让亲情回归城市,建设美好和谐家园是东海长洲的发展宗旨,祝全市老人节日快乐,共享美好和谐生活。

  外婆桥南滨路店“外婆”:祝外公外婆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有空多出来走走,多看看重庆的变化。“文化宫大门是我设计的!”

  三峡博物馆内的历史文物,勾起老人们对年轻岁月的回忆本报讯 (记者聂玉虎)三峡博物馆是昨日百寿宴“一日看百年”活动的首站。

  在博物馆里,当老人看见展现在眼前的一件件熟悉的文物时,高兴地称,“我自豪,在重庆辉煌历史的创造过程中,我们也是参与者。”

  “这个大门我设计的!”

  当看到自己设计的文化宫大门的图片出现在三峡博物馆时,79岁的龚达麟老人激动万分。龚老称,他早年毕业于苏州美专和建筑学院,既学过美术又学过建筑,1952年选定他作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门的设计者,他在重庆建筑设计部(现重庆建筑设计院)上班。从构思到落笔,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文化宫是为劳动人民设计的,因此大门应该开放,因此我只用了4根柱子,其余全开放;世界、宇宙都是圆的,所以设计成圆弧型……”龚老临时给其他老人当起了导游。

  “我印刷过新华日报”

  在一台上世纪4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小四开印刷机前,差五个月就满80岁的邱玉章老人自豪地说,“虽然1小时只能印1000来份报纸,但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邱老称,在1945年他就开始进印刷厂当学徒,1946年在鲁祖庙一家印刷厂谋了一个职。邱老称,虽然那家印刷厂是个体的,但有时新华日报印刷厂印不过来时也会找他们帮忙印一部分。“用这种小四开印刷机,我印过的《新华日报》应该也有上万份吧。”

  “我坐木船到南京求学”

  在“三峡馆”,当年随着刘邓大军西南服务团入渝的刘刚老人看到带篷的木船时称:“1946年我就是乘这样的木船离开重庆到南京求学的,从重庆到汉口都要走半个多月的时间……”

  老式步枪、重庆第一台冲压机、织布机器……在不少文物面前,老人们都绘声绘色地讲出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71年后才跨进湖广会馆大门

  本报讯(记者曾欢)从1934年第一眼见到湖广会馆到现在,王清和老人用了71年的时间,终于跨进了湖广会馆。看着会馆里大禹的雕像,他感慨地说:大禹三过家门不入,我是路过湖广会馆几十年都从来没进来过!”

  王老是重庆渡轮公司退休职工。1934年他刚9岁,因为生活所迫就被家里人送到渡船上打工。打工的渡船就是专门跑渝中区东水门至望龙门的客运。王家在渝中区临江门,回家就要路过湖广会馆。

  他说,那个时候我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每天完工后都累得半死,根本就没有精力也没有钱去玩。只是听人说里面是有钱人喝茶、听戏的地方。有几回路过听见里面在唱大戏,我们这些穷人也不敢进去……

  解放后,王进重庆渡轮公司工作,平时步行到东水门的机会就少得多了。只听说会馆成了老百姓的宿舍,就更没有想过要进去看看。

  他说,现在有机会进来看看,也算圆了一个70年的梦!再进湖广会馆感觉全变样了

  本报讯(记者曾欢)作为“本报百名老人团”一员,78岁的马肇来老人昨日一走进湖广会馆,就兴奋地说:“好几十年没来过了,完全变样了!”

  马原籍安徽黄梅,1941年跟随父母逃难到重庆,后在当时的一家报社工作。在工作中,他认识了当时在《新华日报》从事同样工作的张大哥。

  他说:“现在想起来也是为地下党做了些工作吧!”解放后,马先生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代警察。张大哥则回到湖北在某地级市做了区委书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邀请马先生去玩过几次。

  马说,解放前,湖广会馆实际上已经是破破烂烂的一片房子。现在政府对它进行修复,同时自己还能再次进来看看,实在是幸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