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新生该补“理财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8:43 沈阳晚报

  “十一”长假结束了,大学校园内学子们开始返回校园。可是,不少新生由于缺乏理财计划,开学月余已囊中羞涩,有的甚至连回家路费钱都凑不上,只好向老师或其他同学借钱。10月11日,一名大学生家长反映了孩子的遭遇,记者对沈城几所高校进行了采访。没钱买火车票

  当日,读者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儿子小李进大学校门一个月的经历:小李今年考入
北京市某高校,父母送儿子时给他一个银行卡,存了6000元钱,告诉儿子这是大一上学期的生活费。可是,“十一”长假回家时,李先生就接到儿子从北京打来的长途电话,称生活费花光了,连回家的火车票钱都凑不齐了。

  无奈,李先生赶到北京。提起钱的事儿,儿子小李不以为然地说:“到校不久就换了个2000多元的彩屏手机,平时又常和同学聚会吃饭唱歌,等到‘十一’前想买回家的火车票,一刷卡却发现里面的钱只剩下几十块钱了。”攀比浪费惊人

  在和平区某高校,记者走进大一新生的寝室,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各个床铺上全都堆放着一大堆值钱物品:手提电脑、MP3、随身听、商务通等,桌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保健品。

  记者又相继走访了沈城几所高校后发现,大学生铺张浪费的现象确实惊人:食堂内餐桌上,随处可见丢弃的米饭、馒头;校园周边饭店常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大学生喝酒;寝室内,名牌服装、化妆品、日常用品随处可见;有的学生竟配有两部以上的手机……

  “刚入学,花起钱来就大手大脚相互攀比,现在有些大一新生真是不得了。”皇姑区某大学的辅导员小白告诉记者。如今,距开学仅一个月有余,向他借钱的新生就不下10人。“不少新生并不是因为没有带足钱,而是他们花钱太没有计划了!”

  父母与孩子签约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不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一些学生家长也想了不少办法,甚至签订经济合约来保证支出合理。

  小叶今年开学升入大二,由于家境优越她花钱向来大手大脚,被同学们称为“月光公主”。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的父母从源头加以控制,一改过去一次性付生活费的惯例,改成按月给小叶生活费,每月限额汇款。为了加强约束,父亲还和她签订一个特殊协议。协议规定,每月生活费以外,其他任何额外开支都必须向父母提出书面申请,学期结束后,如没有超支行为,父母将给予奖励。

  事实证明,这个特殊协议确实奏效了。大二开学一个多月以来,她才花了四五百元,是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她坦率地说:“在我的带动下,像我这样和父母签订经济合约的同学越来越多。”

  应设新生理财课

  对此,辽宁大学学生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新生在入学前不仅要做好迎接大学生活的心理和知识准备,还应学好理财这一课。进入大学之后,第一次面对全新的环境独立的生活,每月的花销全要自己掌握,刚开始在钱的使用上往往就会控制不住自己。

  沈阳大学大一新生辅导员李老师认为,各高校应面向大学新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道德及理财教育,让大学生明白父母挣钱不易,应当合理、适度消费,形成科学、正确的消费观。本报记者唐葵阳记者电话:8881135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