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摘星揽月上九天—“神舟”一号到“神舟”五 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8:5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神舟腾飞,神州欢腾。

  中国是火箭的故乡,长久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为实现飞天梦想而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同世界其它航天大国一样,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是从研制导弹开始的。1970年4月24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30多年来,我国共组织了80多次航天发射,已有70多颗中国“星”升上了太空。而“神舟”号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更使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跻身于载人航天三大强国之列。

  今天,当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中国,当“神舟”六号再一次带着国人的飞天梦奔向太空的时候,就让我们再一次回味那曾经的5个历史瞬间。

  “神舟”一号

  〔镜头回放〕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时30时,中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并于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成功着陆返回。

  〔飞船资料〕

  “神舟”一号是不载人的试验性飞船。这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首次研制型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飞船搭载一些农作物种子,包括各10克左右的青椒、甜瓜、番茄、西瓜、豇豆、萝卜等品种以及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历史意义〕

  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开始实施。这次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使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神舟’一号是一艘初样产品。”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回忆说,那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首次研制型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利用这一机会,工程总体决定发射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借以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整个大系统工作的协调性。“神舟”一号设计了最小配置方案,飞船的13个分系统只采用了9个。

  “让初样产品上天是冒一定风险的。”戚发轫用“度时如年”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在飞船运行21个小时里的忐忑不安,“直到返回舱落地,我的心也才落了地。”“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戚发轫说。

  “神舟”二号

  〔镜头回放〕

  2001年1月10日零时3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7天,环绕地球108圈,并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1月16日19时22分,“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资料〕

  “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神舟”二号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

  〔历史意义〕

  “神舟”二号飞船是新世纪全世界第一次航天发射,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据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介绍,在弥补“神舟”一号设计不足方面的基础上,“神舟”二号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核,并且进一步检验了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此次无人飞行试验还实现了留轨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飞船的有效载荷包括空间遥感、空间天文、材料、生命科学等10种共近百件设备。”袁家军介绍说,“轨道舱按计划留轨运行了约半年时间,获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神舟”三号

  〔镜头回放〕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飞船在距地面343千米的圆轨道上运行了6天18小时,于4月1日下午16时53分准确地在内蒙古中部地区软着陆,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资料〕

  “神舟”三号飞船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还首次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逃逸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飞船改进和完善了包括伞系统在内的一系列与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措施和功能。

  “神舟”三号搭载物有鸡蛋空间孵化箱、天曲母菌,还有4个细胞样品,其中有两个样品可产生抗天花粉蛋白抗体和抗衣原体类性病的抗体———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利于进行生物药物研发,包括治疗艾滋病药物。

  〔历史意义〕

  成功返回地面的“神舟”三号飞船上的科学实验仪器运行完全正常,为我国从事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的科学家们带回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样品。“模拟人”是“神舟”三号的新“乘客”。试验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模拟人生理信号装置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律、血压、耗氧以及产生热量等多种太空生活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为将来航天员进入太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神舟”四号

  〔镜头回放〕

  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起航,开始了中国载人飞天前的一次全面演练。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飞船在绕地球飞行108圈并完成预定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全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资料〕

  “神舟”四号飞船在“神舟”三号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工控制、在轨自主应急返回等多项功能。同时,在飞船发射前,还安排了预备航天员在飞船上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适应性测试。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时完全一致。

  飞船进行了包括曾被广泛关注的细胞“太空婚礼”———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项空间细胞融合试验,为空间制药和培育生物新品种探索新的方法。其他搭载物还包括蔬菜、花卉种子和树苗等,如专为西部开发和北京周边绿化而搭载的杨树苗和红豆杉苗。

  〔历史意义〕

  这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是载人飞行前的又一次重要演练,它的成功为在2003年实现真正的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神舟”四号飞船增加了在轨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运载火箭和飞船完善了航天员逃逸救生功能。此外,为取得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确保航天员安全的组织指挥和营救方面的经验,这次试验安排了陆上应急救生点和海上应急救生区演练和航天员发射紧急撤离等训练。

  “神舟”五号

  〔镜头回放〕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由“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了中国人期待已久的飞天之旅。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中国首位“太空使者”杨利伟自主出舱,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飞船资料〕

  “神舟”五号与“神舟”四号基本相似,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所不同的是“神舟”五号的头部是圆柱体,而“神舟”四号的头部是半球体。“神舟”五号飞船在认真汲取前四艘飞船的研制经验上,在诸多关键技术方面又进了一大步。

  与不载人飞船相比,“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具备有适合宇航员生活、工作的环境和保障安全的方法和手段。舱内未安放任何科学实验仪器,旨在保障航天员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安全。航天员一日三餐甚至包括鱼香肉丝等有中国特色的食物。飞船还搭载总计1000克花卉、蔬菜、水果种子,利用空间技术手段促进改良遗传。

  〔历史意义〕

  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全世界第241次载人飞行和第952人次进入太空。此次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第71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已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此举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