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险要讲科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0:1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本报罗布泊讯(记者雷县鸿侯智)第二阶段新西游记大型采访团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11日6时终于来到罗布泊北岸土垠。

  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上一世纪30年代两次来到这里,黄文弼是第一个来到罗布泊的中国考古学家。在这里,黄文弼发现了七十多枚汉文木简,其中有4枚明确写有西汉纪年。土垠这个地名就是黄文弼起的。

  土垠这个地点还有一个意义就是1996年上海探险旅行家余纯顺穿越罗布泊的起点。他打算从北岸走进罗布泊,然后从西岸出罗布泊,到楼兰附近与接应者会合。然而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

  采访团记者下午从土垠附近出发,驱车40公里,来到余纯顺遇难的湖心区。

  记者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瞻仰了余壮士之墓,不少记者还在壮士墓前拍照留念,表达了对壮士的深深悼念。

  然而,余纯顺之死也引起了记者们的议论。议论中心就是余纯顺的这次穿越,是探险,还是冒险?探险要不要讲求科学?

  陪同记者团前来罗布泊采访的向导彭戈侠当年曾参与余纯顺穿越的准备工作与后来的搜救活动。彭戈侠认为,6月份进入罗布泊,在季节的选择上,余纯顺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这个季节罗布泊的地表温度会高达摄氏70度以上,当时很多人都对余纯顺作了劝阻,希望他选在气候条件较好的季节进行穿越,但是他听不进。

  同时,他认为余纯顺过于自信,随行者中带有卫星定位仪,他却没有使用。余纯顺不会使用这个仪器,但是,据此次采访随行的中科院生地所专家阎顺研究员介绍,学会使用定位仪只要10分钟就够了,当时如果带上卫星定位仪,对他摆脱困境也许有一定帮助。

  一位记者认为,探险不是单纯显示人类的勇敢,在热情当中应当有一种理智,探险要讲求科学。探险活动是对探险者综合素质的检验,其中有勇敢,也有智慧,还有对险情的客观冷静考察与判断。

  一位参加过长江漂流的朋友对记者说,美国著名的漂流探险家麦肯罗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长江漂流,当他漂流到虎跳峡,看到汹涌的水势后便毅然决然地在附近的小镇向新闻界宣布:放弃漂流,承认失败。放弃,同样需要勇气。

  现在,探险已成为旅游中的一个热门项目,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野外活动的爱好者,在探险中培养自己热爱科学、利用科学的能力,是余纯顺留给我们的教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