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酒泉现场直击神六升空:记者感到身下椅子震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0:22 世界新闻报

  就在火箭升空的刹那,记者可以感觉到身下的椅子在震颤

  2005年10月12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温:3摄氏度。风速:西北风6-8米/秒。

  黎明前的一场雪没有在大漠戈壁滩上留下任何痕迹。记者打开了面前的玻璃窗,等候着火箭发射时刻的到来……

  北京时间8点59分10秒,发射架中部4组黄色长臂摆杆向一侧打开,此刻,各系统与地面的连接已经全部断开,58.3米的船箭组合体矗立在97米的发射架旁,零号指挥员的口令声回荡在发射场的上空,“一分钟、50秒、40秒……五、四、三、二、一,点火!”

  9点0分0秒,

火箭尾部的火光照亮了阴云笼罩下的戈壁,由于身处发射场方规定的安全距离1500米以外,因此记者并没有感觉到火光特别刺眼。火光后的片刻,火箭所发出的滚雷一般的声音才开始震荡着记者的耳鼓。

  记者当时坐在一把叠放在桌上的椅子上,就在火箭升空的刹那,记者可以感觉到身下的椅子在震颤。在火箭刚刚起飞不久的垂直上升阶段,火箭上升的速度并没有记者原来想象的那么快,不是“嗖”的一声就不见了,而是可以清楚地看见火箭在升高,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向东稍偏南的方向拐了一个弯后,穿过云层消失。

  记者抵进发射点1500米处

  12日凌晨4点不到,参加采访的记者们就起床了。4点半集合去问天阁(航天员公寓),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出征仪式。5点10分左右,天空中突然飘起了雪花,有一阵子雪还下得不小,在场一些记者甚至开始找地方躲雪。

  “这样的天气会不会影响发射呀?”记者第一次参与航天发射的现场报道,不禁为这样的天气担心起来。“没问题,我们

天气预报很准的,到了发射的时候自然天气就好了,没事!”一位东风航天城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大约5时30分到40分时,出征仪式完毕。当时雪还在下,两名即将出征的航天员在漫天的风雪中请示首长,并表示“坚决完成任务”,随后他们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作为此次飞行任务指令长的费俊龙在整个活动期间表情始终很严肃,而比指令长大一岁的聂海胜则一直面带微笑。看上去两人精神饱满,目光坚定自信

  早上7点,记者已经来到了位于发射架西侧1500米处的采访报道地点,即神舟飞船的垂直总装和测试厂房。直到此时记者才知道,这个厂房除了可以在发射前进行火箭垂直总装以及飞船的对接外,还有另外一项任务——这里的工作人员将根据发射场指挥中心下达的火箭点火指令,亲手按下按钮将火箭发射出去。

  费俊龙、聂海胜——性格迥异的好搭档

  11日下午,记者参加了航天员和媒体记者的见面会,三组航天员都在场,见面会持续了10分钟。航天员们都身穿普通的蓝色工作服,跟上次“神五”一样,是隔着玻璃和记者见面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感染一些传染疾病,并防止将可能的病菌带到飞船中。

  在这10分钟里,航天员回答了记者的各种问题。问题的内容也五花八门,包括他们认为训练中什么最难?当时最想对家里人说的话是什么?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等等。而各位航天员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充分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同在一个飞行组合内的两搭档——费俊龙和聂海胜是性格迥异的一对。记者感到,费俊龙的风格比较刚硬,而比费俊龙大一岁的聂海胜则显得比较随和。

  在出征仪式前,现场的记者也一直不知道最终将会由三对组合的哪对组合来执行此次飞行任务。但费聂组合一直是此次三对组合里的第一梯队,在11日下午航天员和记者见面会时也是如此。12日早上5点多温总理做出发动员的时候,记者发现费聂两人已经穿上航天服,坐在玻璃罩里面了。

  东风航天城 戈壁中的绿洲

  为报道这次“神六”的发射,记者于10月6日就到达了有着“东方航天城”之称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地处茫茫戈壁中心的航天城,如同汪洋中的一座孤岛。

  在记者逗留的近一周时间里,屋子始终没有供暖。虽然白天风和日丽,温度在零上十几度,但一到晚上气温往往跌至零度以下。不过好在房间的卫生间里每晚都有热水供应。每当看到汩汩的热水从喷头中涌出,记者怎么也难以相信,自己正置身大戈壁的中央。

  由于此次“神六”发射任务中,酒泉发射场也是飞船的备用着陆场,因此这里也配备了飞船的搜救和回收队。9月份,记者曾经对东风航天城进行过一次前期采访,现场观摩了搜救队的演习。在演习现场,地面的车辆、空中的直升机,拉网一般驶过戈壁,确保飞船一旦降落此地,航天员的安全无虞。《世界新闻报》特派记者 卫 宁 《世界新闻报》记者 鲁晓冬 黎 萌

  新闻背景

  “神六”躲开太空垃圾

  清除空中路障 预防太空晕车

  《世界新闻报》记者 苑听雷

  “神六”升空之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神舟”系列飞船的总设计师顾问王壮道出了自己心中的两大“心病”:虽然“神舟”系列飞船的可靠性、安全性几乎不成问题,然而太空中无处不在的太空垃圾和宇航员身上可能出现的空间运动病,却成为“神六”五天太空之旅的两大难题。

  天文学家提前清除“空中路障”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它们如同人造卫星一样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据测算,一块10厘米的太空垃圾,如果撞上卫星或其他飞行器,相当于在

高速公路上两辆小汽车以100公里的时速迎面相撞,卫星会在顷刻之间被打穿或被击毁。

  “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的总设计师顾问王壮说,为了减小“神六”空间交通的安全隐患,中国的天文学家们早已展开了一场“空间垃圾狙击战”。天文学家们对于大块的空间垃圾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在发射和运行期间,“神六”的轨道上不会出现5厘米以上的垃圾。

  王壮说,一旦出现舱壁被太空垃圾击中导致损坏乃至被击穿的情况,宇航员将马上穿上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航天服的供氧和保温能力至少可以维持六个小时,在这六个小时当中,“神六”将马上采取“应急返回”方案,放弃飞行任务,在六个小时之内即可返回地面,从而确保宇航员生命安全。

  训练加药物预防太空“晕车”

  王壮介绍说,空间运动病是由于宇航员对空间失重环境不适应而造成的,其发病的机理目前尚存在争论,因此也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发病时,宇航员会出现晕车时的一些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此外,如果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下,宇航员身体会出现骨质疏松、肌肉无力萎缩的情况。

  王壮说,目前中国主要通过失重适应性训练和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应对空间运动病。

  在模拟失重环境下,宇航员需要完成航天服穿脱、进食饮水、转移物体、抛接重物、阅读书写等项目的训练。

  据王壮介绍,中国还专门研制了应对空间运动病的一些药物。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